|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1.病例资料 | 第14-15页 |
|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 ·剔除标准 | 第15页 |
| ·脱落标准 | 第15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 ·随机分组 | 第15页 |
| ·治疗方法 | 第15-17页 |
| ·实验组 | 第15-17页 |
| ·对照组 | 第17页 |
| ·功能锻炼 | 第17页 |
| ·疗程 | 第17-18页 |
| ·注意事项 | 第18页 |
| ·观察方法与指标 | 第18页 |
|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第18页 |
| ·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 | 第18页 |
|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 第18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8-19页 |
|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第19-20页 |
| 临床资料与研究结果 | 第20-25页 |
| 1.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 ·性别分布比较,详见表 1 | 第20页 |
| ·年龄分布比较,详见表 2 | 第20页 |
| ·患肩分布比较,详见表 3 | 第20-21页 |
| ·病程分布比较,详见表 4 | 第21页 |
| 2.治疗前后结果统计分析 | 第21-23页 |
|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 第21-22页 |
| ·实验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JOA 总评分比较,详见表 5、6 | 第21页 |
| ·对照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JOA 总评分比较,详见表 7、8 | 第21-22页 |
| ·两组间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第22-23页 |
| ·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详见表 9 | 第22页 |
| ·两组治疗前后从疼痛、功能、活动度进行评分比较,详见表 10、11 | 第22-23页 |
| ·治疗前后两组 JOA 总评分比较,详见表 12 | 第23页 |
| 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详见表 13 | 第23-24页 |
| 4.两组复发率比较,详见表 14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31页 |
| 1.祖国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认识 | 第25-26页 |
| ·病名的认识 | 第25页 |
| ·病因病机认识 | 第25-26页 |
| 2.现代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认识 | 第26-28页 |
| ·定义的认识 | 第26页 |
| ·病因病理认识 | 第26-28页 |
| 3.研究结果分析 | 第28页 |
| 4.运动为主推拿机理探讨 | 第28-29页 |
| 5.运动为主推拿治疗作用分析 | 第29-41页 |
| 6.功能锻炼 | 第41-30页 |
| 7.研究发现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思路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文献综述 | 第34-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附录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