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1页 |
·引言 | 第9页 |
·嵌段共聚物简介 | 第9-10页 |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10-25页 |
·二组分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10-15页 |
·三组分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15-20页 |
·含刚性链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20-25页 |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模拟方法与理论 | 第31-39页 |
·计算机模拟概述 | 第31-32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 | 第32-37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的发展历史 | 第32-33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的积分算法 | 第34-35页 |
·周期性边界条件与最近镜像方法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三章 Rod-coil-rod三嵌段共聚物在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39-59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模拟方法与模型 | 第40-42页 |
·模拟方法 | 第40页 |
·模型构建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Rod选择性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43-46页 |
·Coil选择性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46-48页 |
·相图 | 第48-49页 |
·刚性嵌段长度的影响 | 第49-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第四章 Rod-coil-coil¢三嵌段共聚物在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59-79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模拟方法与模型 | 第60-62页 |
·模拟方法 | 第60页 |
·模型构建 | 第60-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Rod选择性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62-64页 |
·Coil选择性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64-67页 |
·Coil¢选择性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67-68页 |
·非选择性平面狭缝内的自组装 | 第68-71页 |
·三维有序结构的定向自组装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总结 | 第79-80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