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立题依据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系统评价 | 第13-17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类型 | 第13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干预措施 | 第13页 |
·测量指标 | 第13-14页 |
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 第14页 |
·文献来源 | 第14页 |
·文献检索 | 第14页 |
3 文献筛选 | 第14-15页 |
·初筛 | 第14页 |
·获取全文 | 第14-15页 |
·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 | 第15页 |
4 数据提取 | 第15页 |
·纳入研究的一般信息 | 第15页 |
·患者的一般信息 | 第15页 |
·入选文章质量评价 | 第15页 |
·失访退出及意向性分析 | 第15页 |
·干预措施 | 第15页 |
·测量指标 | 第15页 |
5 统计分析 | 第15-17页 |
·异质性检验 | 第16页 |
·合并统计量检验 | 第16页 |
·Galbraith星状图 | 第16页 |
·Meta回归分析 | 第16页 |
·亚组分析 | 第16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16-17页 |
·发表性偏倚的检测 | 第17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17页 |
研究结果 | 第17-29页 |
1 文献基本特征 | 第18页 |
2 纳入、排除和诊断标准 | 第18页 |
3 纳入试验的质量评价 | 第18-19页 |
4 干预措施 | 第19页 |
5 疗效判断标准 | 第19页 |
6 不良反应、脱落的报道 | 第19-24页 |
7 Meta分析结果 | 第24-29页 |
·临床症状改善率 | 第24-25页 |
·疼痛缓解度 | 第25-26页 |
·不良反应分析 | 第26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26-27页 |
·Egger法和Begg法检测发表性偏倚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5页 |
1 针刀在临床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2 系统评价的临床应用 | 第31-32页 |
·系统评价是目前临床循证论证强度最高的证据之一 | 第31-32页 |
·运用最佳证据进行临床实践决策 | 第32页 |
3 运用Meta分析指导临床循证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3页 |
4 基于本次研究循证医学方法学讨论 | 第33页 |
·纳入文献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是否统一 | 第33页 |
·是否有必要对次要评价指标进行亚组分析 | 第33页 |
·终点指标的设置 | 第33页 |
5 本次研究Meta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异质性分析 | 第33-34页 |
·发表性偏倚的探讨 | 第34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34页 |
·不良反应 | 第34页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 第34-35页 |
·创新点 | 第34页 |
·局限性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第39-53页 |
1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第40-44页 |
·病因病机 | 第40页 |
·证候分型 | 第40-42页 |
·中医治疗 | 第42-44页 |
2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 第44-46页 |
·病因 | 第44-46页 |
·病理改变 | 第46页 |
·膝骨关节炎与软组织损伤的关系 | 第46页 |
3 针刀在治疗膝骨关节病方面的临床研究 | 第46-48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70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