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子孔径拼接检测算法 | 第15-18页 |
·子孔径拼接检测中的定位技术 | 第18-21页 |
·子孔径拼接检测非球面 | 第21-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7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7-29页 |
第2章 子孔径拼接机械误差补偿算法的研究 | 第29-53页 |
·子孔径拼接检测过程 | 第29-31页 |
·机械运动方式对拼接检测的影响 | 第31-36页 |
·刚体运动及坐标变换 | 第31-33页 |
·子孔径扫描路径与机械误差 | 第33-36页 |
·子孔径拼接机械误差补偿算法 | 第36-48页 |
·约束最优化方法 | 第41-42页 |
·子孔径拼接检测球面中的机械误差 | 第42-43页 |
·环形子孔径拼接检测非球面中的机械误差 | 第43-48页 |
·参考面面形的标定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提取标记点中心在子孔径拼接检测中的应用 | 第53-73页 |
·子孔径机械误差补偿算法精度分析 | 第53-63页 |
·一般算法与机械误差补偿算法对比 | 第54-57页 |
·定位精度对拼接算法影响 | 第57-61页 |
·迭代算法分析 | 第61-63页 |
·标记点在子孔径拼接中的应用 | 第63-67页 |
·标记点定位的子孔径拼接检测过程 | 第63-64页 |
·提取标记点中心方法 | 第64-67页 |
·子孔径的坐标变换 | 第67页 |
·基于标记点的大口径环形平面镜子孔径拼接检测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子孔径拼接检测实验 | 第73-87页 |
·子孔径拼拼接检测系系统 | 第73-77页 |
·平面子孔径拼接检测实验 | 第77-81页 |
·球面子孔径拼接检测实验 | 第81-83页 |
·非球面环形子孔径拼接检测实验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变形镜在子孔径拼接检测中的应用 | 第87-113页 |
·变形镜在检测非球面中的应用 | 第87-98页 |
·变形镜做可变补偿镜的可行性调研 | 第87-89页 |
·Zemax仿真模拟变形镜在检测非球面中的应用 | 第89-93页 |
·变形镜检测非球面的误差分析 | 第93-98页 |
·变形镜作为可变补偿镜拼接检测非球面 | 第98-103页 |
·Zemax 模拟变形镜在拼接检测非球面中的应用 | 第100-101页 |
·变形镜实实际面形与与设定值的残残差ES和机械定位误差差 | 第101-103页 |
·变形镜促动器排布方式的设计 | 第103-112页 |
·弹性力学理论基础 | 第103-106页 |
·Zernike多项式系数与促动力的关系 | 第106-107页 |
·仿真变形镜产生低阶像差 | 第107-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13-117页 |
·工作总结 | 第113-1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27-129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