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连海湖泊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演变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第3章 共和盆地概况 | 第17-22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9页 |
·气候 | 第17-18页 |
·水文 | 第18-19页 |
·植被与土壤 | 第19页 |
·地质演变与地貌 | 第19-21页 |
·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第4章 达连海湖泊沉积地层和年代的确定 | 第22-25页 |
·达连海概况 | 第22页 |
·地层岩性剖面 | 第22-23页 |
·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基本原理 | 第23页 |
·地层年代的确定 | 第23-25页 |
第5章 粒度和孢粉分析 | 第25-45页 |
·粒度分析 | 第25-36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粒度分布 | 第27-29页 |
·粒度参数分析 | 第29-32页 |
·频率分布曲线、粒度累积曲线与概率累积分布曲线 | 第32-33页 |
·结构散点图 | 第33-36页 |
·孢粉分析 | 第36-45页 |
·孢粉及其环境意义 | 第36-38页 |
·孢粉实验过程 | 第38页 |
·孢粉分析结果 | 第38-45页 |
第6章 共和盆地的气候演变重建 | 第45-50页 |
·共和盆地的气候演变 | 第45-47页 |
·共和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环境变化记录的对比 | 第47-48页 |
·与青海湖记录的对比 | 第47页 |
·与敦德冰芯记录的对比 | 第47-48页 |
·与该湖泊的前期研究记录的对比 | 第48页 |
·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讨论 | 第48-5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