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纳税服务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 ·纳税服务的概念 | 第17页 |
|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7-19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 ·纳税遵从理论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基本现状 | 第19-27页 |
| ·我国纳税服务发展概述 | 第19-20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概述 | 第20-24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简介 | 第20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背景分析 | 第20-22页 |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纳税服务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现行举措 | 第24-25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成效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27-39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调查设计 | 第27-28页 |
| ·调查对象 | 第27页 |
| ·调查内容 | 第27-28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调查统计 | 第28-37页 |
| ·样本分布情况统计 | 第28-30页 |
| ·纳税需求情况统计 | 第30-31页 |
| ·办税流程情况统计 | 第31-32页 |
| ·涉税咨询情况统计 | 第32-33页 |
| ·办税服务情况统计 | 第33-35页 |
| ·权益保护情况统计 | 第35-36页 |
| ·中介机构情况统计 | 第36-37页 |
|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求 | 第37页 |
| ·办税流程不够简化和优化 | 第37-38页 |
| ·网络办税平台缺乏稳定和易操作性 | 第38页 |
| ·纳税人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 第38-39页 |
| ·税务代理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第39页 |
| 第五章 国际纳税服务实践的经验与借鉴 | 第39-44页 |
| ·美国综合自贸区纳税服务实践经验 | 第39-41页 |
| ·高度重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 第40页 |
| ·以服务纳税人为中心设置专门机构 | 第40-41页 |
| ·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纳税服务手段 | 第41页 |
| ·充分调动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开展纳税服务 | 第41页 |
| ·新加坡自由贸易园区纳税服务实践经验 | 第41-42页 |
| ·完善有力的政策保障 | 第42页 |
| ·合理有效的项目评估 | 第42页 |
| ·德国自由贸易园区纳税服务实践经验 | 第42-44页 |
| ·打造纳税服务理念 | 第42-43页 |
| ·提升征税法律地位 | 第43页 |
| ·全方位凝集社会资源 | 第43-44页 |
| ·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 | 第44页 |
| ·国外纳税服务经验借鉴 | 第44页 |
| 第六章 中国(上海)自贸区纳税服务优化对策 | 第44-47页 |
| ·纳税服务优化措施应与市场需求相互融合 | 第44-45页 |
| ·做好纳税服务在市与区两级的有效衔接 | 第45页 |
| ·利用互联网提高办税服务效率 | 第45页 |
| ·进一步加强纳税服务资源集约化 | 第45-46页 |
| ·大力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46-47页 |
| 附录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