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及案例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简要评述第15-16页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第18-24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涵及特征第18-20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内容及目标第20-21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与管理内容第20-21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目标第21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第21-24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21-22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分析第24-28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第24-26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管理组织架构指导作用未充分发挥第26页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效能尚需提高第26页
     ·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待完善第26-27页
     ·信贷管理系统功能尚需优化第27页
     ·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第27-28页
第四章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借鉴第28-33页
   ·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第28-30页
     ·管理体系第28页
     ·风险管理基本程序和方法第28-30页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第30-33页
     ·对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识第30-31页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第31-33页
第五章 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第33-39页
   ·充分发挥管理组织架构指导作用第33-35页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第33页
     ·建立授信政策长效工作机制第33-35页
   ·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效能第35-38页
     ·提高授信审批效率第35页
     ·提高放款审核质量第35-36页
     ·强化贷后管理监控第36页
     ·发挥风险预警作用第36-37页
     ·拓宽资产保全渠道第37页
     ·健全风险缓释机制第37-38页
   ·优化信贷管理支持系统第38页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培训第38-3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1页
   ·结论第39页
   ·展望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银行股与创业板股票业绩与股价趋势背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贷款决定要素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