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绿化建设论文--大地园林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北京城区道路绿地不同绿化模式植物重金属富集效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表目录第12-13页
图目录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引言第14-25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5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8-36页
   ·研究区概况第28-29页
   ·研究方法第29-36页
     ·样地调查第29-30页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第30-33页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第33页
     ·重金属测定方法第33-34页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计算方法第34页
     ·植物生物量及重金属贮量估算方法第34页
     ·单位绿化面积及单位绿化空间重金属富集量计算方法第34-35页
     ·数据处理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6-89页
   ·道路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第36-54页
     ·北四环中路 4 种不同行道树重金属富集作用比较第36-41页
     ·清华东路 3 种绿化灌木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第41-46页
     ·学院路 11 种不同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比较第46-53页
     ·小结第53-54页
   ·不同绿化模式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第54-66页
     ·乔木型重金属富集效能第54-57页
     ·灌木型重金属富集效能第57-59页
     ·乔草型不同植物配置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第59-60页
     ·乔灌草型不同植物配置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第60-66页
   ·道路绿化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6-89页
     ·不同径级国槐对重金属富集比较第66-72页
     ·落叶前后国槐重金属富集比较第72-79页
     ·不同修剪方式国槐对重金属富集的比较第79-83页
     ·道路土壤与绿化植物重金属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第83-86页
     ·小结第86-89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89-96页
   ·结论第89-91页
   ·讨论第91-95页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4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泡泡刺水分来源研究
下一篇:粗枝云杉体胚发生和萌发前的干化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