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坡油田三维地质建模及潜力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思路 | 第10-11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1-12页 |
·取得的成果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6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沉积演化 | 第14-15页 |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5-16页 |
第3章 储层地质特征 | 第16-41页 |
·地层对比 | 第16-22页 |
·构造特征 | 第22-27页 |
·沉积相研究 | 第27-41页 |
第4章 储层非均质性 | 第41-49页 |
·层内非均质性 | 第41-43页 |
·层间非均质性 | 第43-44页 |
·平面非均质性 | 第44-49页 |
第5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第49-58页 |
·储层建模概述 | 第49-50页 |
·储层建模主要步骤 | 第50页 |
·构造模型 | 第50-51页 |
·沉积相模型 | 第51-54页 |
·属性模型的建立 | 第54-58页 |
第6章 油藏分布及主控因素分析 | 第58-65页 |
·油藏剖面特征 | 第58-59页 |
·油藏平面特征 | 第59-60页 |
·储量计算 | 第60-61页 |
·油藏圈闭类型 | 第61-62页 |
·油藏圈闭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分析 | 第62-65页 |
第7章 储层分类评价及潜力分析 | 第65-82页 |
·小层分类评价 | 第65-67页 |
·各小层有利区域特征 | 第67-71页 |
·油组有利区块综合分析 | 第71-82页 |
第8章 结论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个人简介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