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信用担保行业法律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2页 |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时促进信用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公民创业的需要 | 第13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是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文章结构 | 第17-19页 |
2 信用担保机构监管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信用担保 | 第19-20页 |
·信用担保的含义 | 第19-20页 |
·信用担保的功能 | 第20页 |
·信用担保的种类 | 第20页 |
·信用担保机构及其种类 | 第20-22页 |
·信用担保机构的含义 | 第20页 |
·信用担保机构的种类 | 第20-21页 |
·信用担保机构的定位 | 第21-22页 |
·信用担保机构风险 | 第22-24页 |
·信用担保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5页 |
·信用担保风险客观存在 | 第24页 |
·信用担保机构无法完全规避风险 | 第24-25页 |
·信用担保风险可能损害金融秩序 | 第25页 |
·信用担保机构监管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环境逐步成熟 | 第25页 |
·监管机构相关经验日渐丰富 | 第25页 |
·信用担保机构日益重视风险规避 | 第25-26页 |
·信用担保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暴露为监管提供了依据 | 第26-27页 |
3 发达国家信用担保机构监管法律制度 | 第27-33页 |
·日本 | 第27-28页 |
·韩国 | 第28-29页 |
·美国 | 第29-30页 |
·启示 | 第30-33页 |
·信用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扶持和科学管理 | 第30-31页 |
·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模式和监管制度必须切合当地国情 | 第31-32页 |
·商业性担保视同一般金融业务进行监管 | 第32-33页 |
4 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监管现状及问题 | 第33-39页 |
·监管立法方面 | 第33-35页 |
·信用担保行业立法政出多门且效力等级低 | 第33页 |
·信用担保机构监管缺少法律依据 | 第33-34页 |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4-35页 |
·监管主体方面 | 第35-36页 |
·监管内容方面 | 第36-37页 |
·外部环境方面 | 第37-39页 |
·金融生态环境差 | 第37页 |
·配套政策支持不到位 | 第37-38页 |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中小企业信誉缺失 | 第38-39页 |
5 完善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39-45页 |
·理清行业监管的总体思路 | 第39-40页 |
·健全监管法律体系 | 第40页 |
·统一行业监管部门 | 第40-41页 |
·细化准入和退出制度 | 第41页 |
·构建风险控制制度 | 第41-42页 |
·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 第42-43页 |
·完善信用体系及制度建设 | 第43-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