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术配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9-20页 |
1 临床资料 | 第9-12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中医分型辨证标准 | 第10-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1页 |
·病例来源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实验标准 | 第11页 |
·病例来源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病例的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2 病例资料 | 第12页 |
3 药物、试剂、材料来源及规格 | 第12-14页 |
·生物补片 | 第12-13页 |
·补片的选择 | 第13页 |
·中药补中益气汤 | 第13-14页 |
4 治疗方法 | 第14-17页 |
·术前准备 | 第14-15页 |
·术前检查 | 第14页 |
·术前心理准备 | 第14页 |
·肠道及手术区域准备 | 第14页 |
·手术器械及材料准备 | 第14-15页 |
·麻醉及体位 | 第15页 |
·手术方法 | 第15-16页 |
·术后常规处理 | 第16页 |
·术后中药治疗 | 第16页 |
·术后常见症状及并发症的处理 | 第16-17页 |
5 观察和评价指标 | 第17-19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7页 |
·主要症状观察及评分标准 | 第17-19页 |
·术后并发症评价 | 第19页 |
6 统计分析与方法 | 第19-20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三、讨论 | 第23-40页 |
1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第23-28页 |
·对病名的认识 | 第23页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4页 |
·中医治疗 | 第24-26页 |
·内治法 | 第24-25页 |
·外治法 | 第25页 |
·针灸推拿法 | 第25页 |
·手法复位法 | 第25-26页 |
·补中益气汤组方及药理分析 | 第26-28页 |
·方解及现代药理分析 | 第26页 |
·组方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6-28页 |
2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第28-40页 |
·病因 | 第29-30页 |
·解剖学因素 | 第29页 |
·妊娠与分娩 | 第29页 |
·腹内压增加 | 第29-30页 |
·其他 | 第30页 |
·发病机制 | 第30-31页 |
·滑动疝学说 | 第30页 |
·肠套叠学说 | 第30-31页 |
·盆腔组织和肛管松弛无力学说 | 第31页 |
·病理变化 | 第31页 |
·分类与分度 | 第31-32页 |
·临床表现 | 第32页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32-33页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第33-39页 |
·直肠脱垂的注射治疗 | 第33-34页 |
·直肠悬吊与固定术 | 第34-36页 |
·脱垂肠管切除术 | 第36-39页 |
·肛门环缩术(Thiersch手术) | 第39页 |
·腹腔镜手术 | 第39页 |
·手术方式的选择 | 第39-40页 |
四、结论 | 第40页 |
五、不足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综述 | 第43-5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1:发表论文 | 第57-59页 |
附件3:调查表及问卷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