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13-16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可能创新及不足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9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9-24页
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第24-42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构建第24-32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现实背景第24-25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源第25-28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脉络第28-30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第30-32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成因分析第32-37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第32-33页
     ·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第33-34页
     ·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第34-35页
     ·“控制自然”与生态危机第35-36页
     ·生态殖民与生态危机第36-37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出路分析第37-40页
     ·社会主义与生态保护第38页
     ·生态社会主义的特征第38-40页
   ·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第40-42页
3.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问题第42-54页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及趋势第42-44页
   ·四川省环境压力与承载力现状分析第44-46页
     ·四川省环境压力现状第44-45页
     ·四川省环境承载力现状第45-46页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定量分析第46-53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第47-48页
     ·四川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第48-53页
   ·结论第53-54页
4.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四川省经济增长与生态和谐第54-64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读:四川省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第54-60页
     ·现实社会主义与生态危机第55-5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第56-58页
     ·生态殖民与经济全球化第58-60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下生态和谐的理论分析第60-63页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第60-61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第61-62页
     ·政府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5. 四川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出路第64-74页
   ·转变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64-66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第64-65页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第65-66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现状第66-68页
     ·适度经济增长,减少资源浪费第66-67页
     ·提高科技水平,优化经济结构第67-68页
   ·转变消费方式,为生态环境减压第68-70页
     ·改变消费观念,鼓励适度消费第68-69页
     ·提高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第69-70页
   ·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生态法律法规第70-74页
     ·增强政府监管,强化社会监督第70-71页
     ·严格准入条件,调整引资战略第71-72页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第72-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地区低碳城市评价及建设路径研究
下一篇: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环境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