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湘剧调查与研究--以桂阳县湘剧团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关于湖南戏曲历史发展研究 | 第7-8页 |
·关于湘剧音乐本体研究 | 第8页 |
·关于衡阳湘剧的研究 | 第8-9页 |
·资料收集 | 第9-11页 |
2 衡阳湘剧的历史渊源 | 第11-22页 |
·衡阳湘剧的历史沿革与产生背景 | 第11-15页 |
·衡阳湘剧的源流 | 第11-12页 |
·衡阳的历史人文地理 | 第12-13页 |
·衡阳湘剧的流布区域 | 第13页 |
·衡阳湘剧的正名 | 第13-14页 |
·衡阳湘剧与周过剧种 | 第14-15页 |
·解放前的戏班和科班 | 第15-17页 |
·解放前的戏班 | 第15-17页 |
·解放前的科班 | 第17页 |
·解放后的衡阳湘剧剧团 | 第17-22页 |
·衡阳市湘剧团 | 第18-19页 |
·桂阳县湘剧团 | 第19-20页 |
·衡阳市湘剧团与桂阳县湘剧团的交流 | 第20-22页 |
3 衡阳湘剧的艺术特征 | 第22-34页 |
·剧目 | 第22-23页 |
·表演特征 | 第23-25页 |
·《醉打山门》的“金鸡独立” | 第24-25页 |
·《目连传》的打叉 | 第25页 |
·语言 | 第25-26页 |
·音乐特征 | 第26-32页 |
·昆腔 | 第26-28页 |
·弹腔 | 第28-30页 |
·高腔 | 第30-32页 |
·乐队 | 第32页 |
·一戏三唱 | 第32-34页 |
4 田野调查——桂阳县湘剧团 | 第34-53页 |
·桂阳县湘剧团现状调查 | 第34-41页 |
·剧团成员构成 | 第34-36页 |
·剧团老艺人采访 | 第36-39页 |
·剧团当前的营运状况 | 第39-40页 |
·演员的收入 | 第40-41页 |
·桂阳县湘剧团在乡俗礼仪中的演出 | 第41-51页 |
·调查背景:活动主办方介绍 | 第41-43页 |
·演出阵容 | 第43页 |
·演出节目安排 | 第43-44页 |
·演出的排练 | 第44-45页 |
·演出现场观察 | 第45-50页 |
·演出其他方面 | 第50-51页 |
·衡阳湘剧的价值分析 | 第51-53页 |
5 关于衡阳湘剧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 第53-56页 |
·衡阳湘剧的生存困境 | 第53-54页 |
·保护和发展衡阳湘剧的建议及措施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7页 |
附录一 2009 年衡阳市湘剧团收录剧本 | 第57-59页 |
附录二 桂阳湘剧团历年获奖情况 | 第59-61页 |
附录三 桂阳县湘剧团赴衡阳南县演出晚会节目单 | 第61-63页 |
附录四 田野照片--桂阳县湘剧团 | 第63-66页 |
附录五 田野照片--衡阳市湘剧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