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跨国公司逃避纳税日益严重 | 第10页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成为转移利润的重要手段 | 第10-11页 |
三、我国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研究落后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五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一般研究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一、无形资产的范围界定 | 第17-19页 |
二、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归属 | 第19-20页 |
三、无形资产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转让定价的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一、关联方的概念 | 第21页 |
二、转让定价的概念 | 第21-22页 |
三、转让定价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22-23页 |
四、跨国公司进行转让定价的动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的国际惯例 | 第26-45页 |
第一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调整的基本原则 | 第26-29页 |
一、独立交易原则 | 第26-27页 |
二、最优法原则 | 第27-28页 |
三、可比性原则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 | 第29-39页 |
一、传统交易方法(Traditional Transaction Methods) | 第29-31页 |
二、交易利润法(Transactional Profit Methods) | 第31-35页 |
三、其它方法(Other Methods) | 第35-39页 |
第三节 美国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调整法规 | 第39-40页 |
一、基本指导原则 | 第39页 |
二、转让定价方法 | 第39-40页 |
三、同期资料 | 第40页 |
第四节 OECD 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调整法规 | 第40-41页 |
第五节 其他国家的转让定价调整法规及经验借鉴 | 第41-42页 |
第六节 转让定价调整方法的发展——预约定价安排 | 第42-45页 |
一、预约定价安排概述 | 第42-43页 |
二、预约定价安排的优缺点 | 第43-44页 |
三、预约定价安排在全球的发展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的现状及不足 | 第45-53页 |
第一节 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的现状 | 第45-49页 |
一、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发展情况 | 第45-47页 |
二、我国现行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的有关情况 | 第47页 |
三、我国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纳税调整方法规定 | 第47-48页 |
四、我国预约定价安排的发展历程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 | 第49-53页 |
一、转让定价税制立法层次偏低,缺乏科学性 | 第49-50页 |
二、对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过于狭窄 | 第50-51页 |
三、转让定价纳税调整方法规定的粗陋和原则化 | 第51-52页 |
四、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调整不完全适用独立交易原则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改革和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的建议 | 第53-57页 |
第一节 健全多层次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 | 第53页 |
第二节 明确界定无形资产的含义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纳税调整方法 | 第54-55页 |
第四节 拓展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纳税调整原则 | 第55-57页 |
一、补充总利润原则 | 第55页 |
二、补充功能、风险和收益配比原则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