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8页 |
·课题研究概述 | 第9-12页 |
·行为层次设计的涵义 | 第9页 |
·行为层次设计的构成要素 | 第9页 |
·行为层次设计的作用分析 | 第9-11页 |
·行为层次的生物机制 | 第11页 |
·行为层次设计与本能层次、反思层次设计的关系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3-15页 |
·行为层次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插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关键点、方法、创新点 | 第15-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关键点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行为层次设计的实现途径 | 第18-38页 |
·功能设置的行为层次设计考虑 | 第18-22页 |
·功能源于用户目的与方式需求 | 第18-19页 |
·挖掘用户潜在的方式需求 | 第19-22页 |
·观察用户使用行为挖掘潜在需求 | 第19-20页 |
·留心用户的无意识行为 | 第20-21页 |
·研究用户使用行为的手段 | 第21-22页 |
·行为层次设计的易理解原则 | 第22-26页 |
·准确传达设计语意 | 第22页 |
·有效应用语意学 | 第22-25页 |
·恰当采用标准化设计 | 第25页 |
·利用图标文字 | 第25-26页 |
·行为层次设计的易用性原则 | 第26-32页 |
·实现产品易用性的途径 | 第26-32页 |
·优化概念模型 | 第26-27页 |
·建立预设用途 | 第27页 |
·简化产品次要功能 | 第27页 |
·遵循可视性原则 | 第27-28页 |
·符合自然匹配原则 | 第28-29页 |
·巧用限制因素 | 第29-30页 |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 第30-32页 |
·善用自动化 | 第32页 |
·改变操作性质 | 第32页 |
·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 第32页 |
·行为层次设计注重使用感受 | 第32-37页 |
·加深用户体验 | 第33页 |
·构建情感意境 | 第33-37页 |
·关怀 | 第33-34页 |
·仪式化 | 第34页 |
·游戏化 | 第34页 |
·诗意化 | 第34-35页 |
·演绎故事 | 第35页 |
·设计元素的情感表达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优秀行为层次设计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体贴合目的功能 | 第38-39页 |
·造型自述意图 | 第39页 |
·易用先行 | 第39-40页 |
·细节传递温馨与内涵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插座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42-49页 |
·插座的概述 | 第42-43页 |
·插座的概念 | 第42页 |
·插座的分类 | 第42-43页 |
·同类产品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3-48页 |
·插座物理要素分析 | 第43-44页 |
·插座造型要素分析 | 第44-47页 |
·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行为层次设计在强力吸盘插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第49-67页 |
·应用观察法分析用户行为 | 第49-50页 |
·设置行为观察实验 | 第50-52页 |
·间接观察实验设置 | 第50-51页 |
·直接观察实验设置 | 第51-52页 |
·问卷调查 | 第52页 |
·源于调查的用户需求分析 | 第52-58页 |
·功能需求 | 第52-56页 |
·非功能需求 | 第56-58页 |
·设计定位 | 第58页 |
·强力吸盘插座设计实践 | 第58-61页 |
·符合行为需求的造型构思 | 第58-59页 |
·易理解操作方式的设计表达 | 第59-61页 |
·易用性下的细节设计 | 第61页 |
·体贴的情感设计 | 第61页 |
·强力吸盘插座的材质及结构设计 | 第61-64页 |
·插座及强力吸盘的选材 | 第61-62页 |
·原始吸盘的改装 | 第62页 |
·强力吸盘与插座的连接设计 | 第62-64页 |
·产品样机制作及测试 | 第64页 |
·可用性测试的目标 | 第64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4页 |
·效果图展示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