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目录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8-9页 |
·植物配置与植物景观规划 | 第8页 |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 | 第8-9页 |
·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国外校园植物景观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国内校园植物景观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2.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影像分析 | 第14页 |
·实地调研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3. 郑州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概述 | 第16-21页 |
·郑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页 |
·郑州市五所高校使用树种 | 第16-17页 |
·郑州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功能 | 第17-20页 |
·育人功能 | 第17页 |
·空间围合功能 | 第17-18页 |
·美化功能 | 第18-19页 |
·生态功能 | 第19-20页 |
·郑州市校园植物景观文化内涵 | 第20-21页 |
·植物景观的地域文化 | 第20页 |
·植物景观的意境文化 | 第20-21页 |
4. 郑州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分析 | 第21-36页 |
·五所校园植物景观构成比例分析 | 第21-23页 |
·五所校园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分析 | 第23-24页 |
·“L 型” | 第23页 |
·“U”型 | 第23页 |
·“焦点”型 | 第23-24页 |
·“模糊”型 | 第24页 |
·“矩阵”型 | 第24页 |
·“平行线”型 | 第24页 |
·五所校园典型区域植物景观营造与对比分析 | 第24-34页 |
·校园入口区 | 第24-26页 |
·教学区 | 第26-28页 |
·学生生活区 | 第28-30页 |
·体育运动区 | 第30-31页 |
·休闲景观区 | 第31-33页 |
·道路 | 第33-34页 |
·郑州市高校植物景观特色 | 第34页 |
·郑州市高校植物景观存在问题讨论及解决对策 | 第34-36页 |
·缺乏宏观层面的植物景观规划 | 第34-35页 |
·入口区片面追求视觉效果,植物绿化覆盖率较低 | 第35页 |
·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植物空间营造缺乏人文关怀 | 第35页 |
·体育活动区植物配置形式单一,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体现不明显 | 第35-36页 |
·休闲景观区水生植物使用频率低,且后期维护管理缺失 | 第36页 |
5. 郑州市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实例 | 第36-50页 |
·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第36-38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36页 |
·功能性原则 | 第36-37页 |
·场所性原则 | 第37页 |
·生态性原则 | 第37页 |
·文化性原则 | 第37-38页 |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植物景观规划实例 | 第38-50页 |
·学校概况 | 第38页 |
·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植物景观规划指导思想 | 第39页 |
·总体布局及特色 | 第39-42页 |
·植物树种规划 | 第42-43页 |
·校园分区植物景观规划 | 第43-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英文摘要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