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几个关键过程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CO_2的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第9-10页
   ·净初级生产估算方法研究进展第10-14页
     ·统计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生理生态模型第12-13页
     ·光能利用率模型第13-14页
   ·异养呼吸估算方法研究进展第14-16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的估算方法研究进展第16-17页
   ·表土有机碳平均滞留时间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19-25页
   ·数据资料第19-20页
   ·估算方法第20-25页
     ·净初级生产估算方法第20-23页
     ·土壤异养呼吸估算方法第23-24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估算方法第24页
     ·土壤有机碳平均滞留时间的估算方法第24-25页
第三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的模拟及估算第25-44页
   ·利用五种模型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第25-26页
   ·五种模型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的估算分析第26-29页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的验证分析第29-39页
   ·温度、降水变异对净初级生产的影响第39-42页
   ·结论与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影响因素第44-50页
   ·异养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4-46页
   ·异养呼吸的空间分布与验证分析第46-48页
   ·讨论第48-49页
     ·异养呼吸的影响因素第48页
     ·异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的估算第50-55页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第50-52页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生产力的估算分析第52-54页
   ·讨论第54-55页
第六章 中国表土有机碳平均滞留时间的模拟第55-58页
   ·中国表土有机碳平均滞留时间的空间分布第55-56页
   ·讨论第56-5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2页
   ·结论第58-59页
   ·研究特色第59-60页
   ·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对沉水植物去除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影响
下一篇:亚微米细颗粒物组分特性、来源及演变规律:北京和香河观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