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阻燃剂简述 | 第10页 |
| ·阻燃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 ·严峻的火灾形势 | 第10页 |
| ·阻燃材料对防火的贡献 | 第10-11页 |
| ·采用阻燃材料取得的效益 | 第11-12页 |
| ·阻燃模式 | 第12-13页 |
| ·物理模式 | 第12页 |
| ·化学模式 | 第12-13页 |
| ·阻燃剂的分类 | 第13-16页 |
| ·无机系阻燃剂 | 第13-14页 |
| ·卤系阻燃剂 | 第14页 |
| ·有机磷系阻燃剂 | 第14-15页 |
| ·膨胀型阻燃剂 | 第15页 |
| ·硅系阻燃剂 | 第15-16页 |
| ·阻燃剂选用的一般原则 | 第16页 |
| ·阻燃剂燃烧机理 | 第16-19页 |
| ·燃烧机理 | 第16-17页 |
| ·有机硅阻燃剂阻燃机理 | 第17-18页 |
| ·卤系阻燃剂阻燃机理 | 第18页 |
| ·氮化合物的阻燃机理 | 第18-19页 |
| ·协效阻燃剂机理 | 第19页 |
| ·阻燃剂目前国内外的形势 | 第19-20页 |
| ·国外阻燃剂的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 ·国内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 第20页 |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赛克三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22-52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合成路线 | 第24页 |
| ·实验合成步骤 | 第24-27页 |
| ·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27-28页 |
| ·与环氧烷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27-28页 |
| ·与醇类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7页 |
| ·赛克溶剂的选择 | 第28页 |
|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氯乙酯的结构分析 | 第28-31页 |
|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 ·阻燃剂三[2-三(3-氯丙氧基)硅酰氧基乙基]异氰尿酸酯的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溴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41-44页 |
| ·阻燃剂三[2-三(3-溴丙氧基)硅酰氧基乙基]异氰尿酸酯的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 ·与醇类物质反应的缚酸剂的选择 | 第46-47页 |
| ·产品的性能 | 第47-50页 |
| ·产品的氧指数 | 第47-49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 ·阻燃剂的物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乙二氧撑双硅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52-81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7页 |
| ·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 ·实验合成路线 | 第54页 |
| ·实验合成步骤 | 第54-57页 |
| ·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57-58页 |
| ·与环氧烷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57-58页 |
| ·与醇类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6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58页 |
| ·阻燃剂乙二氧撑双硅酸氯乙酯的结构分析 | 第58-60页 |
| ·阻燃剂乙二氧撑双硅酸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60-63页 |
| ·阻燃剂乙二氧撑双硅酸二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63-65页 |
| ·阻燃剂二[三(3-氯丙氧基)硅酰氧基]乙烷的结构分析 | 第65-68页 |
| ·乙二氧撑双硅酸二氯异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68-70页 |
| ·乙二氧撑双硅酸二溴丙酯的结构分析 | 第70-73页 |
| ·二[三(3-溴丙氧基)硅酰氧基]乙烷的结构分析 | 第73-75页 |
| ·缚酸剂的选择 | 第75-76页 |
| ·产品的性能 | 第76-79页 |
| ·产品应用在 PVC 中的氧指数 | 第76-77页 |
| ·产品应用在不饱和树脂中的氧指数 | 第77-78页 |
| ·阻燃剂的物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 第78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作者简介和发表的文章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