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1 柑橘天然杀菌剂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微生物源杀菌剂 | 第10-12页 |
| ·放线菌源 | 第10-11页 |
| ·真菌源 | 第11页 |
| ·细菌源 | 第11-12页 |
| ·酵母菌源 | 第12页 |
| ·动物源杀菌剂 | 第12-13页 |
| ·壳聚糖及壳聚寡糖 | 第12页 |
| ·蜂胶 | 第12-13页 |
| ·植物源杀菌剂 | 第13-15页 |
| ·单一植物提取物 | 第13-14页 |
| ·复配植物提取物 | 第14-15页 |
| 2 植物源杀菌剂抑菌机理 | 第15-17页 |
| ·植物活性成分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 ·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及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16页 |
| ·对菌体细胞膜、细胞壁及内含物的影响 | 第16页 |
| ·对菌体膜电位等能量代谢及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类物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对菌丝体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17页 |
| ·植物活性成分对病原菌寄主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 ·对寄主相关抗性酶活性及生长繁殖力的影响 | 第17页 |
| ·对寄主贮藏保鲜能力的影响 | 第17页 |
| 3 桂枝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桂枝的化学功效成分 | 第18页 |
| ·桂枝的药理及临床作用 | 第18-19页 |
| ·抗菌抑菌 | 第18-19页 |
| ·抗病毒 | 第19页 |
| ·抗氧化 | 第19页 |
| ·抗过敏 | 第19页 |
| ·抗肿瘤抗癌 | 第19页 |
| ·其他 | 第19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中草药提取液对柑橘青、绿霉菌抑菌活性的筛选 | 第21-29页 |
| ·前言 | 第21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1-23页 |
| ·供试菌种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 ·中草药 | 第22-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 ·中草药醇提取液的制备 | 第23页 |
| ·菌种的活化 | 第23页 |
| ·菌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 ·中草药醇提液的抑菌活性测定 | 第24页 |
| ·最低抑菌浓度及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24-25页 |
|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中草药醇提液对意大利、指状青霉的抑制效果 | 第25-26页 |
| ·中草药醇提液对意大利、指状青霉的 MIC 及 MFC | 第26-2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7-29页 |
| 第3章 桂枝提取工艺及抑菌谱测定 | 第29-35页 |
| ·前言 | 第29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 ·桂枝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9-30页 |
| ·桂枝抑菌谱的研究 | 第30页 |
|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桂枝的提取工艺 | 第30-32页 |
| ·桂枝提取液对其它 15 种植物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32-3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3-35页 |
| 第4章 桂枝提取液对意大利、指状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 | 第35-45页 |
| ·前言 | 第35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5页 |
| ·培养液 | 第35页 |
|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39页 |
| ·桂枝提取液的制备、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35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孢子萌发率的活性测定 | 第35-36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细胞膜渗透性的测定 | 第36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桂枝提取液对青霉菌丝可溶性蛋白及总糖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 第5章 桂枝提取液对新余蜜橘活体防效研究 | 第45-49页 |
| ·前言 | 第45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果实预处理 | 第45页 |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45页 |
| ·桂枝提取液的稀释 | 第45页 |
| ·活体最佳防效浓度筛选 | 第45-46页 |
| ·桂枝提取液室内活体防效[136] | 第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活体最佳防效浓度 | 第46-47页 |
| ·桂枝提取液室内活体防效 | 第47-48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8-49页 |
| 第6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与桂枝提取液复配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49-54页 |
| ·前言 | 第4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 ·复配液的制备 | 第49页 |
| ·食品添加剂抑菌活性测定 | 第49页 |
| ·最低抑菌浓度及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49-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 ·食品添加剂的抑菌活性 | 第50页 |
| ·MIC、MFC 的测定 | 第50-51页 |
| ·苯甲酸钠及山梨酸钠与桂枝提取液的复配抑菌效果 | 第51-5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 第7章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 (一)中草药提取液对柑橘青、绿霉菌抑菌活性的筛选 | 第54页 |
| (二)桂枝提取工艺及抑菌谱测定 | 第54页 |
| (三)桂枝提取液对意大利、指状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 | 第54页 |
| (四)桂枝提取液对新余蜜橘活体防效研究 | 第54页 |
| (五)食品添加剂及其与桂枝提取液复配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