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耕作学与有机农业论文--耕作的制度和方式论文--套作、复种论文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的产量效益研究第10-11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状研究第11-12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模式的土壤生物学性状研究第12-13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的杂草群落研究第13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的综合效益研究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第14-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试验地概况第16页
   ·试验设计第16-18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16-17页
     ·试验材料第17页
     ·田间管理措施第17-18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8-21页
     ·作物考种与测产第18页
     ·水稻的茎蘖动态第18-19页
     ·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第19页
     ·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第19页
     ·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第19-20页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测定第20页
     ·田间杂草群落调查第20-21页
     ·综合效益分析第21页
   ·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方法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9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第22-23页
     ·晚稻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第22-23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晚稻生长动态的影响第23-25页
     ·水稻茎蘖动态第23-24页
     ·水稻叶绿素含量第24-25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25-27页
     ·土壤物理性质第25-26页
     ·土壤化学性质第26-27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第27-29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第27-28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第28-29页
     ·土壤养分与有机碳各组分的相关分析第29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的影响第29-31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第29-30页
     ·土壤酶活性第30-31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第31-33页
     ·稻田杂草种类与密度第31页
     ·稻田杂草群落结构组成第31-32页
     ·稻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第32-33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系统效益的综合评价第33-39页
     ·评价原理与方法第33-35页
     ·综合效益评价第35-39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9-44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39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第39-42页
     ·土壤性状第39-40页
     ·土壤有机碳库第40-41页
     ·稻田杂草群落第41-42页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个人简历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调查与模式优化研究
下一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定性定量分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