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组成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0页 |
| ·汽油性质 | 第8-16页 |
| ·汽油的分类 | 第9-10页 |
| ·汽车尾气的危害 | 第10-11页 |
| ·汽油组分对尾气排放的影响 | 第11-13页 |
| ·国内汽油现状 | 第13-16页 |
| ·汽油标准 | 第16-21页 |
|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发展 | 第16-20页 |
| ·汽油组分检测标准 | 第20-21页 |
| ·汽油组分测定方法 | 第21-28页 |
| ·高效毛细柱法(PONA) | 第21-23页 |
| ·荧光指示剂吸附色谱法 | 第23-24页 |
| ·近红外光谱法(NIR)测定汽油的组成 | 第24-26页 |
| ·快速多维色谱法测定汽油的组成(SOA 法) | 第26-28页 |
| ·多维色谱法测定汽油组成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试验方法的确定及建立 | 第30-38页 |
| ·仪器简介 | 第30-34页 |
| ·仪器组成 | 第30-31页 |
| ·仪器原理 | 第31-32页 |
| ·分析模式 | 第32-34页 |
| ·试验条件 | 第34-35页 |
| ·样品与试剂 | 第35页 |
| ·定性 | 第35页 |
| ·定量 | 第35-36页 |
| ·阀切换时间的确定 | 第36页 |
| ·样品进样体积的确定 | 第36页 |
| ·醚/醇吸附阱分离温度的确定 | 第36-37页 |
| ·5A 分子筛分离温度的确定 | 第37页 |
| ·烯烃吸附阱的注意事项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 ·烯烃吸附阱的吸附性能 | 第38-39页 |
| ·烯烃吸附阱的吸附温度对轻烯烃测定结果的影响 | 第38页 |
| ·烯烃吸附阱对重组分的吸附 | 第38-39页 |
| ·分析模式的选择 | 第39-41页 |
| ·烯烃回收率的考察 | 第41-42页 |
| ·方法重复性考察 | 第42-44页 |
| ·环烷烃重复性实验 | 第42页 |
| ·烷烃重复性实验 | 第42-43页 |
| ·烯烃重复性实验 | 第43页 |
| ·芳烃重复性实验 | 第43-44页 |
| ·多维色谱法与荧光色层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第44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4-45页 |
| ·根据多维色谱提供的分析数据预测样品的物性 | 第45-48页 |
| ·汽油组分物性拟合公式 | 第46页 |
| ·计算的数据与标准方法测定的数据对比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