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地震灾害 | 第9-10页 |
·结构抗震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结构分析模型 | 第12-15页 |
·土-结构相互作用 | 第15-17页 |
·土-结构相互作用机理 | 第15页 |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边界条件 | 第16-17页 |
·地震输入问题 | 第17页 |
·本文组织 | 第17-18页 |
第二章 ABAQUS分析基础介绍 | 第18-24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ABAQUS软件操作过程 | 第19-23页 |
·ABAQUS前处理 | 第19-22页 |
·ABAQUS后处理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刚性地基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 | 第24-48页 |
·引言 | 第24页 |
·云南省人民政府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大楼分析模型 | 第24-27页 |
·刚性地基二维与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8-29页 |
·针对刚性地基三维模型中简化的变量进行分析 | 第29-41页 |
·影响因素——阻尼 | 第29-33页 |
·影响因素——重力 | 第33-37页 |
·影响因素——输入方式 | 第37-41页 |
·刚性地基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动力时程响应分析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地震反应分析 | 第48-71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土-桩-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9-55页 |
·场地条件 | 第49-50页 |
·场地建模 | 第50页 |
·基础建模 | 第50-53页 |
·土-桩-上部结构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模型中的构件单元以及人工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55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5-56页 |
·动力反应分析 | 第56-70页 |
·水平成层土-结构模型与有倾角成层土-结构模型分析 | 第56-64页 |
·水平成层土-结构模型与刚性地基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本文总结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