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薄一波经济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主体条件 | 第13-23页 |
·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需要 | 第13-14页 |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14页 |
·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 | 第14-15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中国共产党领导成员的经济哲学思想 | 第16-18页 |
·主体条件 | 第18-23页 |
·主体实践 | 第18-19页 |
·理论升华 | 第19-23页 |
3 薄一波经济哲学思想的内容15 | 第23-33页 |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经济唯物论 | 第23-26页 |
·实践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经济认识论 | 第26-29页 |
·矛盾论与系统论相结合的经济辩证法 | 第29-33页 |
4 薄一波经济哲学思想的实质和基本特点 | 第33-39页 |
·思想实质:求真务实 | 第33-34页 |
·基本特点 | 第34-39页 |
·实践性 | 第34-35页 |
·反思性 | 第35-37页 |
·发展性 | 第37-39页 |
5 薄一波经济哲学思想的启示 | 第39-47页 |
·理论启示 | 第39-44页 |
·为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提供参考 | 第39-42页 |
·为邓小平理论提供思想资源 | 第42-44页 |
·现实意义 | 第44-47页 |
·提高产品质量走向世界 | 第44-45页 |
·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要同步发展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