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协作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英文缩略语列表第10-12页
目录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引言第15页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第15-19页
     ·OFDM/OFDMA技术第16页
     ·MIMO技术第16-17页
     ·协作通信技术第17页
     ·协作OFDMA第17-18页
     ·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第18-19页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第19-22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9-20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20-22页
第二章 协作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第22-42页
   ·引言第22页
   ·协作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分类第22-33页
     ·协作通信的基本原理第22-23页
     ·协作通信的速率分析第23-24页
     ·协作通信协议第24-33页
       ·固定协作机制第26-30页
       ·自适应中继机制第30-31页
       ·机会协作机制第31-33页
   ·自适应OFDM/OFDMA协作中继第33-41页
     ·OFDM与OFDMA技术第33-35页
     ·自适应OFDM/OFDMA协作通信模型第35页
     ·自适应OFDM/OFDMA协作性能分析第35-40页
     ·基于OFDM/OFDMA协作机制的相关研究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协作通信中的子载波与功率分配算法研究第42-70页
   ·引言第42页
   ·信道分配与功率控制概述第42-46页
     ·信道分配第42-43页
     ·OFDMA系统的信道分配技术第43-45页
     ·功率分配第45-46页
   ·OFDMA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第46-52页
     ·OFDMA系统中的资源优化目标分类第46-49页
     ·MA与RA的关系第49-52页
   ·OFDM/OFDMA协作中继网络中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第52-67页
     ·基于RA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第52-53页
     ·基于MA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第53-54页
     ·基于速率公平性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第54-67页
       ·系统模型第54-57页
       ·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的优化第57-62页
       ·性能仿真与讨论第62-67页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四章 协作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技术研究第70-97页
   ·引言第70页
   ·中继节点选择技术的相关研究第70-87页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节点选择技术第70-78页
       ·基于信道容量增益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70-72页
       ·基于信道增益的Harmonic均值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72页
       ·机会中继选择算法第72-74页
       ·基于传输时间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74-78页
     ·基于效用函数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78-80页
     ·基于协作区域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80-84页
       ·基于成对差错概率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80-83页
       ·基于PEP的多天线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第83-84页
     ·中继节点选择与功率分配联合算法研究第84-87页
   ·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的分析与比较第87页
   ·基于系统容量最大化的中继节点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第87-95页
     ·系统模型第88-89页
     ·中继节点选择与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第89-92页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92-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多小区协作传输技术研究第97-123页
   ·引言第97页
   ·频率划分与小区间干扰分析第97-100页
   ·频率复用第100-107页
     ·传统的频率复用技术第100-101页
     ·部分频率复用技术第101-104页
     ·软频率复用技术第104-107页
   ·OFDM系统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第107-113页
     ·干扰随机化第109-110页
     ·干扰删除第110页
     ·干扰协调/避免第110-112页
     ·几种干扰抑制技术的比较第112-113页
   ·多小区协作传输技术第113-122页
     ·多小区协作策略的相关研究第115-116页
     ·基于部分频率复用的多小区协作传输策略第116-122页
       ·多小区协作模型第116-117页
       ·多小区协作资源分配第117-119页
       ·仿真与讨论第119-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7-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化宽带天线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H.264扩展的可伸缩视频编码及其传输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