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无线网络中TCP 协议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无线网络中TCP 协议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发送端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第10-14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第14页 |
·移动主机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第14-15页 |
·中间设备辅助解决方案 | 第15-17页 |
·TCP 性能分析模型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选题动机 | 第20-22页 |
·论文主要贡献 | 第22-23页 |
·论文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RCP 性能和无线网络丢包特征分析模型 | 第24-44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协议的性能 | 第24-33页 |
·RCP 协议介绍 | 第24-25页 |
·带有延迟请求的RCP 机制 | 第25页 |
·RCP 性能分析模型 | 第25-31页 |
·模型验证 | 第31-33页 |
·无线丢包特征 | 第33-41页 |
·无线信道物理模型 | 第33-34页 |
·无线信道协议模型 | 第34-36页 |
·模型验证 | 第36-41页 |
·无线丢包对传输层性能的影响及RCP 的最佳反应机制 | 第41-43页 |
·网络模型--M/M/1/B 队列 | 第41页 |
·RCP 与无线丢包联合模型 | 第41-42页 |
·模型验证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接收端为中心的端到端拥塞控制 | 第44-65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带宽估计 | 第44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延迟请求机制 | 第44-45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 | 第45-57页 |
·机制介绍 | 第45-48页 |
·理论分析 | 第48-52页 |
·仿真评价 | 第52-57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模糊拥塞控制 | 第57-63页 |
·网络拥塞程度表征 | 第57-58页 |
·可用带宽变化趋势 | 第58-59页 |
·拥塞控制系统 | 第59-60页 |
·拥塞控制算法分析 | 第60-61页 |
·仿真评价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接收端为中心的基于跨层的拥塞控制 | 第65-89页 |
·跨层拥塞控制 | 第65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MAC 层辅助拥塞控制 | 第65-74页 |
·IEEE 802.11 DCF 机制 | 第66-67页 |
·MAC 层拥塞控制 | 第67-71页 |
·仿真评价 | 第71-74页 |
·接收端为中心的AP 处延迟传输层请求机制 | 第74-87页 |
·机制介绍 | 第74-76页 |
·理论分析 | 第76-81页 |
·仿真评价 | 第81-86页 |
·实验验证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接收端辅助拥塞控制 | 第89-98页 |
·接收端定时器管理 | 第89-90页 |
·包间隔定时器 | 第89页 |
·重传定时器 | 第89页 |
·往返延迟(RTT)计算 | 第89-90页 |
·接收端拥塞控制功能 | 第90页 |
·发送端对于接收端信息的反应 | 第90-91页 |
·仿真评价 | 第91-95页 |
·实验验证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8-102页 |
·全文总结 | 第98-100页 |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