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平上硬下软型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以猴场镇边坡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上硬下软型边坡失稳典型案例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18页 |
·斜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 第18-20页 |
·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思路、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第25-34页 |
·自然地理 | 第25-27页 |
·地理位置 | 第25页 |
·气象水文 | 第25-27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7-30页 |
·区域地貌 | 第27-28页 |
·区域构造 | 第28-29页 |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29-30页 |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0-34页 |
·地形地貌 | 第30页 |
·地层岩性 | 第30-31页 |
·地质构造 | 第31-32页 |
·风化卸荷条件 | 第32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33页 |
·不良地质现象 | 第33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3-34页 |
第3章 猴场镇幺岩脚崩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 第34-58页 |
·边坡结构特征 | 第34-35页 |
·幺岩脚崩塌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 第35-38页 |
·崩塌堆积特征 | 第35页 |
·崩塌壁特征 | 第35-37页 |
·崩塌发生过程分析 | 第37-38页 |
·幺岩脚崩塌形成机制分析 | 第38-39页 |
·岩体力学试验研究 | 第39-48页 |
·概述 | 第39页 |
·单轴压缩试验 | 第39-42页 |
·岩石直剪实验 | 第42-44页 |
·岩石抗拉试验 | 第44-45页 |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 第45-48页 |
·猴场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第48页 |
·幺岩脚崩塌数值模拟分析 | 第48-57页 |
·软件MIDAS/GTS简介 | 第48-49页 |
·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计算方案及开挖设置 | 第50页 |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50页 |
·初始应力场模拟 | 第50-51页 |
·开挖后边坡变形及应力演化特征 | 第51-57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猴场高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研究 | 第58-79页 |
·猴场镇高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定性分析 | 第58-63页 |
·1#危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 | 第59-60页 |
·2#危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 | 第60页 |
·3#危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 | 第60-61页 |
·石垭口变形体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 | 第61页 |
·近水平上硬下软型高边坡变形机制破坏分析 | 第61-63页 |
·猴场镇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数值分析研究 | 第63-78页 |
·计算模型 | 第63-64页 |
·初始应力场分析 | 第64-66页 |
·深部煤层开采条件下边坡应力场演化特征分析 | 第66-73页 |
·深部煤层开采条件下边坡变形特征分析 | 第73-77页 |
·猴场镇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及安全距离确定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猴场镇古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79-88页 |
·概述 | 第79页 |
·猴场镇古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79-87页 |
·1#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79-81页 |
·2#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81-83页 |
·3#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83-84页 |
·4#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84-85页 |
·5#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85-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近水平上硬下软型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 第88-101页 |
·近水平上硬下软型边坡破坏机制 | 第88-89页 |
·下部采矿条件下边坡失稳机制及安全距离研究 | 第89-100页 |
·不同开采率条件下边坡失稳机制及安全距离研究 | 第89-94页 |
·矿层不同埋深条件边坡失稳机制及安全距离研究 | 第94-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