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21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 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四) 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18页 |
1.研究重点 | 第18页 |
2.研究难点 | 第18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六)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一、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第21-30页 |
(一) 基本概念的解读 | 第21-25页 |
1.城镇化的内涵与实质 | 第21-23页 |
2. 农业产业化 | 第23-25页 |
(二) 城镇化发展动力的相关理论 | 第25-30页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第25-26页 |
2. 西方经济学家的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二、 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动力作用分析 | 第30-37页 |
(一) 促进农业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 第30页 |
(二)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 第30-31页 |
(三) 加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城镇化发展的人口动力 | 第31-32页 |
(四) 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 第32-33页 |
(五) 提高农民收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消费市场 | 第33-34页 |
(六) 引领农民更新观念,促进隐性城镇化发展 | 第34-37页 |
三、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50页 |
(一)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1. 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 第38页 |
2. 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 第38页 |
3. 带农、惠农作用明显 | 第38-39页 |
4. 项目建设成果较为显著 | 第39页 |
(二)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50页 |
1. 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不足,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力较弱 | 第39-41页 |
2. 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发展,使得城镇化发展的根本性动力不足 | 第41-45页 |
3.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缺乏隐性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 第45-47页 |
4.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带动力不足 | 第47-50页 |
四、 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50-58页 |
(一) 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力 | 第50-51页 |
1.转变认识,建设综合性视角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 第50-51页 |
2.加大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力度,扩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辐射范围 | 第51页 |
(二) 提高龙头企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工业化进程 | 第51-54页 |
1.重点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 第51-52页 |
2.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 第52-53页 |
3.培育农业企业家,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第53-54页 |
(三)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城镇化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 第54-56页 |
1. 建立并完善多种教育途径,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第54-55页 |
2.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 第55页 |
3. 改造农民的农业社会习性,引导农民市民化 | 第55-56页 |
(四)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对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带动力 | 第56-58页 |
1.在城镇化背景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 | 第56-57页 |
2. 强化农村第三产业对农村生产的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化发展的产业互动性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清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