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骨镇痛胶囊联合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2-2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2-15页 |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3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4页 |
·病例脱落标准 | 第14页 |
·病例中止标准 | 第14-15页 |
·不良事件 | 第15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5-18页 |
·病例分组 | 第15页 |
·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第15-18页 |
·年龄情况比较 | 第15-16页 |
·转移灶部位比较 | 第16页 |
·SUVmax值比较 | 第16-17页 |
·血清钙浓度比较 | 第17页 |
·卡氏评分比较 | 第17-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设计方法 | 第18页 |
·治疗方法 | 第18-19页 |
·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19页 |
·疗效性指标 | 第19-20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0-22页 |
·影像学的疗效标准 | 第20页 |
·血清钙浓度的疗效评价 | 第20页 |
·中医症候改善程度评价 | 第20-22页 |
·KPS量分评价 | 第22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4.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2-27页 |
·治后骨转移杜改善情况 | 第22-23页 |
·SUVmax值变化比较 | 第23页 |
·血清钙浓度变化比较 | 第23-24页 |
·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评价 | 第24-25页 |
·卡氏评分变化比较 | 第25-26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26-27页 |
第二部分 讨论 | 第27-41页 |
1. 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癌的西医学认识 | 第27-33页 |
·乳腺癌骨转移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7-28页 |
·乳腺癌骨转移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第28-31页 |
·乳腺癌骨转移癌的治疗手段 | 第31-33页 |
2. 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癌的中医临床体会 | 第33-41页 |
·肾主骨 | 第33-34页 |
·骨瘤的形成 | 第34-36页 |
·乳癌骨瘤的形成 | 第36-37页 |
·乳癌骨瘤的立法处方 | 第37页 |
·壮骨镇痛胶囊方药解析 | 第37-40页 |
·药物组成 | 第37-38页 |
·配伍分析 | 第38-39页 |
·实验研究 | 第39-40页 |
·临床疗效分析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知情同意书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综述 | 第52-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