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6-29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纳米材料的特征 | 第7-8页 |
| ·纳米二氧化钛与钛酸盐的制备方法 | 第8-13页 |
| ·化学(模板)合成法 | 第9-11页 |
| ·电化学合成(钛箔阳极化处理) | 第11-12页 |
| ·碱液水热处理法 | 第12-13页 |
| ·层状钛酸盐的纳米结构 | 第13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3-24页 |
| ·二氧化钛的电子与结构特性 | 第15-17页 |
| ·二氧化钛的掺杂 | 第17-24页 |
| ·二氧化钛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纳米二氧化钛与钛酸盐的应用 | 第25-2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层状钛酸纳米管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 | 第29-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试剂、装置 | 第29-30页 |
| ·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 ·钛酸钠、钛酸纳米管XRD分析 | 第31-32页 |
| ·钛酸纳米管SEM、TEM形貌分析 | 第32-33页 |
| ·离子交换时间对钛酸钠置换程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钛酸纳米管相变温度影响实验 | 第34-35页 |
| ·捆绑剂对钛酸纳米管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 ·聚甲基氢硅氧烷添加质量百分含量对样品形貌的影响(700℃) | 第37-38页 |
| ·不同质量百分含量PMHS样品XRD图谱分析 | 第38-40页 |
| ·热失重分析(TGA)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掺杂及碳包覆二氧化钛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2-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 ·试剂、装置 | 第43页 |
| ·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43-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 ·硅/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 ·碳包覆对硅/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52页 |
| ·锡掺杂层状钛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2-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锆元素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58-72页 |
| ·试剂、原料 | 第58-59页 |
| ·实验与表征 | 第59页 |
| ·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59-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1页 |
| ·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61-64页 |
| ·二氯苯酚光催化效果分析 | 第64-66页 |
| ·罗丹明B光催化效果分析 | 第66-69页 |
| ·苯酚光催化效果分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铌元素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72-81页 |
| ·试剂、原料 | 第72-73页 |
| ·实验与表征 | 第73-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9页 |
| ·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74-75页 |
| ·可见光光催化降解DCP结果与分析 | 第75-77页 |
| ·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苯酚结果与分析 | 第77-78页 |
| ·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结果与分析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六、结论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