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三化同步”的相关理论 | 第21-29页 |
·有关概念 | 第21-2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1页 |
·三化同步 | 第21-22页 |
·理论渊源 | 第22-27页 |
·国际合作社联盟确定的合作社原则 | 第22-23页 |
·新制度经济学对组织和制度的研究 | 第23-24页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 第24-26页 |
·“三化同步”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三化同步”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三化同步”的国内外比较 | 第29-37页 |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模式和主要经验 | 第29-32页 |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模式 | 第29-31页 |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 第31-32页 |
·国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表性模式 | 第32-33页 |
·中国“三化同步”发展的概况 | 第33-34页 |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 | 第34-36页 |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同点 | 第34-35页 |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差异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三化同步”的发展状况 | 第37-49页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化同步”的基本情况 | 第37-40页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第37-40页 |
·山东省“三化同步”的基本情况 | 第40页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 第40-42页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三化同步”的主要成效 | 第42-43页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4-46页 |
·政府因素 | 第44-45页 |
·合作社因素 | 第45-46页 |
·农民因素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9页 |
第5章 促进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4页 |
·山东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促进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50-53页 |
·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 第50-51页 |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