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边缘化”理论 | 第11-13页 |
·“社会排斥”理论 | 第13-15页 |
·“教育与边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心理健康与体育干预”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研究依据 | 第19-22页 |
·解决教育过程中边缘化现象的现实需要 | 第19-20页 |
·寻求心理健康问题新型干预模式的需要 | 第20-21页 |
·体育干预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需要 | 第21页 |
·解决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需要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实践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第24-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4页 |
·访谈法 | 第24-2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5-26页 |
·心理量表法 | 第26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6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形成的根本原因 | 第28-34页 |
·从独立学院办学方式与现状产生边缘化学生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从独立学院学生的现状产生边缘化学生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社会认可与就业产生边缘化学生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家庭教育的误导与偏爱产生边缘化学生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 第34-38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教育过程 | 第34-35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的心理特征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体育干预模式与体育干预路径 | 第38-52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理论结构 | 第38-41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的目标 | 第39-40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的原则 | 第40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的方法和手段 | 第40-41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体育干预模式 | 第41-49页 |
·心理健康问题体育干预模式构建 | 第41-44页 |
·心理健康问题体育运动处方干预模式试验方案 | 第44-48页 |
·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处方干预模式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设计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的理想路径 | 第49-52页 |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问题体育干预的预警系统 | 第49-50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问题体育干预的应急系统 | 第50-51页 |
·独立学院“边缘化学生”体育干预的维护系统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建议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附录 A | 第60-61页 |
附录 B | 第61-63页 |
附录 C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