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高等植物控制开花转换网络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拟南芥控制开花转换的调控网络 | 第11-17页 |
·各个遗传路径之间的相互联系 | 第17-18页 |
·白菜类作物开花基因 FLC 与 FT 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白菜类作物开花基因 FLC 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白菜类作物开花基因 FT 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白菜类作物抽薹开花时间自然变异分析 | 第21-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1-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白菜类作物抽薹开花时间的分布 | 第24页 |
·白菜类作物抽薹开花时间的差异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白菜类作物 BrFLC5 变异序列 dCAPs 标记的开发 | 第27-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8-35页 |
·试验材料 | 第28-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BrFLC5 的 dCAPs 标记的开发 | 第35-38页 |
·白菜类作物 BrFLC5 的 dCAPs 与开花时间相关性分析 | 第38-42页 |
·BrFLC5 不同的转录本分析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白菜类作物 BrFLC5 巢式扩增的应用 | 第42-43页 |
·dCAPs 标记的应用 | 第43页 |
·白菜类作物 BrFLC5 至少存在 3 种可变剪切方式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白菜开花时间主效 QTL 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45-5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5-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抽薹开花时间的 QTL 定位分析 | 第50-51页 |
·白菜主效 QTL 定位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白菜类作物 RILs 群体遗传连锁图谱与抽薹开花时间的 QTL 定位 | 第53-54页 |
·白菜主效 QTL 定位候选基因 BrFT2 的确定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