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园植物配置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0-26页 |
·世界植物园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植物园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植物园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植物园的功能作用 | 第13-15页 |
·植物园的类别划分 | 第15-16页 |
·植物园的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园林植物配置的含义 | 第17页 |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 第17-18页 |
·园林植物观赏特性研究 | 第18-19页 |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研究 | 第19页 |
·引种驯化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引种驯化的定义 | 第19页 |
·引种驯化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引种驯化相关理论、方法、原则 | 第21-22页 |
·引种驯化具体应用研究 | 第22-23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配置概述 | 第23-26页 |
·杭州植物园概况 | 第23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配置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配置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2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30页 |
·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植物园发展日新月异 | 第26页 |
·植物园建设弊端凸显 | 第26页 |
·植物园建设的新要求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杭州植物园分类区植物种类、原产地和引种地研究 | 第27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群落案例研究 | 第27-28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文化意蕴研究 | 第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3 杭州植物园分类区植物研究 | 第30-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调查范围 | 第30页 |
·调查对象 | 第30页 |
·调查方法 | 第30页 |
·调查内容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结果 | 第30-31页 |
·分析 | 第31-34页 |
4 杭州植物园植物群落案例研究 | 第34-8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调查范围和对象 | 第34页 |
·群落调查方法和内容 | 第34-36页 |
·杭州植物园群落优秀案例分析 | 第36-80页 |
·樱花碧桃园 | 第36-39页 |
·槭树杜鹃园 | 第39-43页 |
·山水园 | 第43-52页 |
·玉泉鱼跃景区 | 第52-61页 |
·百草园 | 第61-65页 |
·植物分类区 | 第65-78页 |
·灵峰探梅景区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4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群落配置特色 | 第80-81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 第81-84页 |
5 杭州植物园植物文化意蕴研究 | 第84-96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文化研究总述 | 第84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本体文化分析 | 第84-89页 |
·古树名木植物文化 | 第84-86页 |
·具体景区植物文化 | 第86-89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特色文化分析 | 第89-95页 |
·雕塑文化 | 第89-91页 |
·篆刻文化 | 第91-92页 |
·书画诗词文化 | 第92-93页 |
·建筑文化 | 第93-94页 |
·植物主题会展文化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96-98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杭州植物园分类区植物种类、引种地和原产地研究 | 第96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群落案例研究 | 第96-97页 |
·杭州植物园植物文化意蕴研究 | 第97页 |
·讨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附录一 分类区植物名录 | 第104-142页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