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加工过程机理分析与仿真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论文选题来源 | 第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切削力模型 | 第9-11页 |
| ·切削热模型 | 第11-12页 |
| ·其他模型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数控铣床切削过程机理分析 | 第15-21页 |
| ·铣削加工过程分析 | 第15-16页 |
| ·切削运动和加工表面 | 第15页 |
|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 第15-16页 |
| ·切削力 | 第16-17页 |
| ·切削力的来源 | 第16-17页 |
| ·切削力的分解 | 第17页 |
| ·切削过程中的温度场理论 | 第17-19页 |
| ·切削热的产生 | 第18页 |
| ·切削热的传出 | 第18-19页 |
| ·影响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因素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基于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铣削力预测 | 第21-45页 |
| ·线性回归分析 | 第21-24页 |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21页 |
| ·β值的估计及估计的性质 | 第21-22页 |
| ·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22-23页 |
| ·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 第23-24页 |
| ·预测模型 | 第24页 |
|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第24-26页 |
|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计 | 第26-30页 |
| ·BP神经网络标准算法及其改进 | 第26-28页 |
| ·BP网络设计 | 第28-30页 |
| ·试验装置和步骤 | 第30-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34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44页 |
| ·多元线性回归训练 | 第34-35页 |
| ·BP神经网络训练 | 第35-36页 |
| ·仿真结果 | 第36-41页 |
| ·去除异常数据点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铣削过程中工件表面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45-53页 |
| ·固体热传导基础 | 第45-46页 |
| ·热源法的理论基础 | 第46-50页 |
| ·无限大物体内瞬时点热源的温度场 | 第46-48页 |
| ·无限大物体内有限长线热源的温度场 | 第48-50页 |
| ·工件温度场解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铣削的有限元分析及三维铣削加工仿真 | 第53-67页 |
| ·铣削的有限元分析 | 第53-56页 |
| ·弹塑性材料的塑性特征 | 第53-54页 |
| ·弹塑性本构方程 | 第54-55页 |
|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55-56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56-59页 |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57页 |
| ·切屑分离准则 | 第57-58页 |
| ·接触摩擦特性 | 第58页 |
| ·热传导方程 | 第58-59页 |
| ·三维切削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 ·网格划分技术 | 第61-62页 |
| ·切削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 ·模型准确性的的验证 | 第62-63页 |
| ·前刀面温度场 | 第63-64页 |
| ·刀具和工件和之间的切削热比较 | 第64-65页 |
| ·刀具切削应力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