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R成像算法及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发展及现状 | 第9-10页 |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ISAR 成像原理及散射中心模型 | 第15-2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ISAR 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2.3 ISAR 成像的散射中心模型分析 | 第17-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ISAR 成像算法及非均匀散射点模型 | 第21-41页 |
§3.1 ISAR 运动补偿算法 | 第21-31页 |
§3.1.1 ISAR 成像包络对齐算法 | 第21-25页 |
§3.1.2 ISAR 成像相位聚焦算法 | 第25-31页 |
§3.2 引用图像熵对运动补偿算法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3.3 图像熵对于时频成像最优时刻的选取 | 第33-36页 |
§3.4 均匀和非均匀散射点模型成像比较 | 第36-40页 |
§3.4.1 均匀散射点模型成像 | 第36-37页 |
§3.4.2 非均匀散射点模型成像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ISAR 成像的界面及一维距离像分析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宽带成像技术的界面实现 | 第41-43页 |
§4.3 目标一维距离像的特性 | 第43-51页 |
§4.3.1 一维距离像随姿态角的变化 | 第45-49页 |
§4.3.2 导体目标的一维距离像 | 第49-50页 |
§4.3.3 隐身目标的一维距离像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本文内容总结 | 第53-54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