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天鹅绒阴极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6-23页 |
·天鹅绒阴极的应用 | 第16-20页 |
·常规天鹅绒阴极的改进 | 第20-23页 |
·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碳纤维天鹅绒材料制备技术 | 第23-24页 |
·碳纤维天鹅绒阴极工作性能 | 第24-26页 |
·碳纤维天鹅绒阴极应用概况 | 第26-27页 |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7-2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碳纤维天鹅绒材料制备 | 第29-39页 |
·静电植绒技术概述 | 第29-30页 |
·良导体纤维在静电场中的动力学分析 | 第30-35页 |
·良导体纤维在静电场中的充电过程 | 第30-31页 |
·良导体纤维在静电场中的运动过程 | 第31-35页 |
·碳纤维静电植绒技术 | 第35-38页 |
·碳纤维静电植绒工艺的特殊性 | 第35-36页 |
·碳纤维静电植绒工艺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阴极等离子体光学诊断平台建立 | 第39-55页 |
·阴极等离子体光学诊断平台的总体结构 | 第39-40页 |
·脉冲功率调制器搭建 | 第40-41页 |
·高速相机纳秒级精度同步触发 | 第41-44页 |
·高速相机简介 | 第41-42页 |
·高速相机同步触发时间基准 | 第42-43页 |
·高速相机同步触发方案 | 第43-44页 |
·系统电磁兼容 | 第44-51页 |
·空间辐射干扰分析与抑制 | 第45-47页 |
·暂态传导干扰分析与抑制 | 第47-50页 |
·X 射线防护 | 第50-51页 |
·阴极等离子体光学高速照相实验 | 第51-53页 |
·高速相机同步触发时序定标 | 第51-52页 |
·光学高速照相时间分辨率 | 第52页 |
·光学高速照相空间分辨率 | 第52-53页 |
·实验研究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碳纤维天鹅绒阴极工作性能研究 | 第55-96页 |
·二极管阴极边缘效应研究 | 第55-59页 |
·问题描述 | 第55-56页 |
·粒子模拟研究 | 第56-58页 |
·实验研究 | 第58-59页 |
·阴极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 第59-70页 |
·阴极起动过程 | 第59-62页 |
·阴极等离子体对二极管宏观电稳定性的影响 | 第62-65页 |
·阴极等离子体的二维膨胀速度 | 第65-70页 |
·二极管放气特性研究 | 第70-75页 |
·问题描述 | 第70页 |
·实验研究 | 第70-72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72-75页 |
·阴极重复频率工作稳定性研究 | 第75-81页 |
·问题描述 | 第75-77页 |
·实验研究 | 第77-81页 |
·阳极溅射对阴极的烧蚀研究 | 第81-94页 |
·问题描述 | 第81-83页 |
·阳极表面热过程理论分析 | 第83-89页 |
·阳极烧蚀实验研究 | 第89-93页 |
·阴极烧蚀实验研究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碳纤维天鹅绒材料应用 | 第96-101页 |
·在 MILO 阴极中的应用 | 第96-98页 |
·实验平台 | 第96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96-98页 |
·其它应用 | 第98-100页 |
·微波隐身 | 第98-99页 |
·紫外―近红外区杂散光抑制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主要工作与结果 | 第101-10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3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7-109页 |
附录 符号表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