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盗窃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剖析--对长沙市某区法院卷宗材料的文献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第2章 流动人口盗窃犯罪的现状 | 第13-35页 |
·犯罪主体情况 | 第13-21页 |
·犯罪人的性别特征 | 第13-14页 |
·犯罪人的年龄特征 | 第14-15页 |
·犯罪人的文化程度特征 | 第15-16页 |
·犯罪人的职业特征 | 第16页 |
·犯罪人的流动性 | 第16-17页 |
·犯罪人的经历特征 | 第17-19页 |
·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特征 | 第19-20页 |
·特殊主体—聋哑人 | 第20-21页 |
·犯罪行为情况 | 第21-26页 |
·犯罪人多携带作案工具 | 第21-22页 |
·作案手段多样化且具有习惯性和连续性 | 第22页 |
·犯罪人作案组织化程度强 | 第22-25页 |
·犯罪行为的预谋性加强 | 第25-26页 |
·犯罪的时空情况 | 第26-30页 |
·犯罪的时间分布 | 第26-28页 |
·犯罪的地点分布 | 第28-30页 |
·犯罪侵害对象情况 | 第30-35页 |
·盗窃物品类别特征 | 第30-31页 |
·盗窃数额特征 | 第31-32页 |
·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认知程度 | 第32-33页 |
·被害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易受害性 | 第33-35页 |
第3章 流动人口盗窃犯罪成因剖析 | 第35-45页 |
·流动人口实施盗窃犯罪的主观原因剖析 | 第35-39页 |
·低素质与高欲望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犯罪的重要诱因 | 第35-37页 |
·不良社会交往和互动同化心理共同引发犯罪 | 第37-39页 |
·流动人口实施盗窃犯罪的客观原因剖析 | 第39-45页 |
·城乡二元分割导致流动人口相对剥夺感加大 | 第39-42页 |
·社会综合治理体制不完备造成犯罪成本降低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