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南方诗歌”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导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韩愈两次被贬经历及其南方生涯 | 第13-16页 |
一、 被贬阳山 | 第13-14页 |
二、 被贬潮州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韩愈南方诗歌的范围及定量、定性分析 | 第16-23页 |
一、 韩愈南方诗歌的范围 | 第16页 |
二、 定量分析 | 第16-20页 |
(一) 第一次被贬所作诗歌的题目 | 第16-17页 |
(二) 第二次被贬所作诗歌的题目 | 第17页 |
(三) 定性分析 | 第17-20页 |
三、 两次被贬对韩愈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20-23页 |
(一) 两次被贬对韩愈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20-22页 |
(二) 第二次被贬返回长安后韩愈诗歌出现的新变化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韩愈南方诗歌对其诗歌观念的实践 | 第23-39页 |
一、 不平则鸣 | 第23-24页 |
二、 以文为诗 | 第24-29页 |
(一) 以文为诗 | 第25-26页 |
(二) 以议论为诗 | 第26-27页 |
(三) 对赋的吸收 | 第27-29页 |
三、 奇崛险怪 | 第29-32页 |
四、 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歌 | 第32-36页 |
(一) 表现世俗人情的诗歌 | 第32-33页 |
(二) 俳谐诗 | 第33-34页 |
(三) 韩愈的交友诗 | 第34-36页 |
五、 山水诗歌 | 第36-37页 |
六、 对李杜的继承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韩愈南方诗歌与其非南方诗歌的比较 | 第39-48页 |
一、 心理状态比较 | 第39-44页 |
(一) 非南方诗歌中的心态 | 第39-42页 |
(二) 南方诗歌中的心态 | 第42-44页 |
二、 诗歌表达内容比较 | 第44-48页 |
(一) 非南方诗歌表达的内容 | 第44-46页 |
(二) 南方诗歌表达的内容 | 第46-48页 |
第五章 韩愈南方诗歌与同时代诗人南方诗歌的比较 | 第48-57页 |
一、 柳宗元的南方诗歌 | 第48-52页 |
(一) 怨愤凄苦的诗歌情调 | 第48-51页 |
(二) 情境交融的艺术风格 | 第51-52页 |
(三) 朴素淡然的语言风格 | 第52页 |
二、 刘禹锡的南方诗歌 | 第52-55页 |
(一) 讽喻诗 | 第53页 |
(二) 竹枝词 | 第53-54页 |
(三) 怀古诗 | 第54-55页 |
三、 韩、柳、刘南方诗歌的不同 | 第55-57页 |
第六章 韩愈南方诗歌创作的历史地位和得失评价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注释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