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深度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引言 | 第13页 |
·染料废水的特点 | 第13-14页 |
·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物理化学技术 | 第14-15页 |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5-16页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6-17页 |
·活性炭概述 | 第17-23页 |
·活性炭的理化性质 | 第17-19页 |
·活性炭在水处理上的应用 | 第19页 |
·活性炭的功能化 | 第19-23页 |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染料废水的配置 | 第26-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脱色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COD_(Cr)的测定 | 第28-29页 |
·本章小节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微波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表面理化性质分析 | 第30-4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主要材料 | 第30页 |
·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30页 |
·微波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第30页 |
·活性炭的表征方法 | 第30-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微波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微波功率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BET测定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电镜扫描结果分析 | 第37页 |
·FT-IR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Boehm滴定结果 | 第38-39页 |
·XRD结果分析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微波改性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41-50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投加量的影响 | 第41页 |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41页 |
·pH的影响 | 第41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微波改性活性炭吸附甲基橙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50-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投加量的影响 | 第50页 |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50页 |
·pH的影响 | 第50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染料废水的应用处理试验 | 第59-6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七章 改性活性炭吸附原理的初步探究 | 第63-74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63-67页 |
·吸附等温线相关理论 | 第63-64页 |
·吸附亚甲基蓝溶液等温线拟合 | 第64-66页 |
·吸附甲基橙溶液等温线拟合 | 第66-67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67-73页 |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67-69页 |
·吸附亚甲基蓝溶液动力学分析 | 第69-71页 |
·吸附甲基橙动力学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