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框支—交错桁架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框支-交错桁架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 第11-14页 |
| ·框支-交错桁架结构的组成 | 第11-12页 |
| ·框支-交错桁架结构转换层 | 第12-13页 |
| ·钢结构框支-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2 静力弹塑性分析简介 | 第17-35页 |
| ·引言 | 第17-18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实施及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第18-19页 |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 第19-22页 |
| ·水平侧力加载模式 | 第22-24页 |
| ·结构位移性能需求 | 第24-27页 |
| ·几种常见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 ·能力谱法 | 第28页 |
| ·多参数修正位移法 | 第28-29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点 | 第29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缺点 | 第29-30页 |
| ·ANSYS建模方式及非线性分析简介 | 第30-35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30页 |
| ·ANSYS软件的建模方式 | 第30-31页 |
| ·ANSYS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31页 |
| ·结构非线性分析 | 第31-32页 |
| ·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 第32-33页 |
| ·常用弹塑性材料模型与应用 | 第33-35页 |
| 3 钢结构框支交错桁架受力及变形性能的参数分析 | 第35-6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纵向支撑对结构的影响 | 第35-40页 |
| ·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 | 第36-37页 |
|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37-40页 |
| ·结论 | 第40页 |
| ·不同框支层数对结构的影响 | 第40-46页 |
| ·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 | 第41-42页 |
|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2-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不同框支层高对结构的影响 | 第46-51页 |
| ·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 | 第47页 |
|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不同高跨比对结构的影响 | 第51-55页 |
| ·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 | 第51-52页 |
|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不同节间数对结构的影响 | 第55-60页 |
| ·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 | 第56页 |
|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6-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4 钢结构框支交错桁架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60-73页 |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 ·工程概况 | 第60-61页 |
| ·单元的选取 | 第61-62页 |
| ·模态分析 | 第62页 |
| ·谱分析 | 第62-63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63-67页 |
| ·加载模式 | 第64-65页 |
| ·四种加载方式结果 | 第65-67页 |
|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第67-73页 |
| ·能力谱和需求谱的建立 | 第67-70页 |
| ·确定结构的性能点 | 第70页 |
| ·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 第70-7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本文结论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