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大采高综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俯斜综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综采面过断层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综采面长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 第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试验面概况与围岩地质力学评估分析 | 第19-27页 |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第19-23页 |
·工作面概况 | 第19-20页 |
·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 | 第20-22页 |
·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 | 第22页 |
·影响工作面回采的其他因素 | 第22-23页 |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第23-26页 |
·煤岩现场采样和加工 | 第23页 |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标准和测试内容 | 第23-24页 |
·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结果 | 第24-26页 |
·围岩地质力学评估分析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大采高大断层俯斜综采矿压显现特征相似模拟试验分析 | 第27-43页 |
·相似模拟试验模型构建 | 第27-30页 |
·试验目的 | 第27页 |
·相似配比和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模型设计 | 第29-30页 |
·测站布置和观测方案 | 第30-32页 |
·应力测站布置 | 第30-31页 |
·位移测站布置 | 第31页 |
·开采方案 | 第31-32页 |
·断层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32-37页 |
·断层上盘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32-35页 |
·断层下盘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35-37页 |
·覆岩宏观破坏和运移特征 | 第37-42页 |
·覆岩宏观破坏特征 | 第37-40页 |
·覆岩运移特征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超长大采高俯斜综采矿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 第43-57页 |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第43-46页 |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第43-45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步骤 | 第45-46页 |
·超长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 第46-51页 |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46-47页 |
·覆岩运移特征 | 第47页 |
·采场围岩破坏特征分析 | 第47-48页 |
·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开采参数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 第51-56页 |
·采深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 第51-53页 |
·采高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 第53-54页 |
·工作面长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超长大采高俯斜综采面矿压特征理论分析 | 第57-70页 |
·支架稳定性控制技术 | 第57-63页 |
·俯斜工作面支架稳定性分析 | 第57-61页 |
·支架失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2页 |
·支架稳定性控制技术措施 | 第62-63页 |
·煤壁片帮机理与控制技术措施 | 第63-65页 |
·俯斜综采面煤壁片帮机理研究 | 第63-64页 |
·超长大采高俯斜综采面煤壁片帮控制技术措施 | 第64-65页 |
·断层影响区域矿压特征分析及过大断层关键技术措施 | 第65-69页 |
·断层影响区域围岩结构和矿压特征分析 | 第65-68页 |
·综采面过断层方法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工业性试验与现场矿压观测分析 | 第70-84页 |
·主要设备选型 | 第70-71页 |
·现场矿压观测分析 | 第71-79页 |
·矿压观测方案 | 第71-72页 |
·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 第72-76页 |
·巷道矿压显现特征 | 第76-79页 |
·工业性试验分析 | 第79-82页 |
·过大断层效益分析 | 第79-81页 |
·应用效果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7 结论 | 第84-87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4-86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