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声音以及声音的主、客观性 | 第9页 |
·声音创作的概念 | 第9页 |
·电视文艺节目声音创作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音乐学与电视音乐节目的声音创作 | 第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状态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二章 电视音乐节目—音乐与电视两种艺术形的结合 | 第11-16页 |
·电视艺术 | 第11-12页 |
·电视音乐节目概述 | 第12-14页 |
·电视音乐节目的发展 | 第13页 |
·电视音乐节目的类型 | 第13-14页 |
·电视音乐节目中的声音构成及其作用 | 第14-16页 |
·语言的主题引导功能 | 第15页 |
·音乐的主题刻画功能 | 第15页 |
·音响的主题渲染功能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电视音乐节目的声音创作方式——技术手段与艺术修养的结合 | 第16-42页 |
·现场演出实况的声音收录 | 第17-37页 |
·传声器及其分类 | 第17-19页 |
·常见乐器(人声)独奏(独唱)声音的收录 | 第19-35页 |
·合唱及合奏的声音拾取 | 第35-37页 |
·声音的二度创作 | 第37-42页 |
·声音空间感的营造 | 第38-39页 |
·声音动态范围的营造 | 第39-41页 |
·音色的调整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电视音乐节目的声音创作评价及从业者具备高水平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 第42-45页 |
·电视音乐节目声音创作的要求 | 第42-43页 |
·声音创作的主观评价 | 第43-45页 |
·人声或乐器配合伴奏带 | 第43-45页 |
·现场乐队与人声或乐器 | 第45页 |
·声音创作需要具备高水平的音乐素养 | 第45页 |
第五章 “2013兰州新年音乐会”现场实况声音录制 | 第45-51页 |
·录制前期的准备工作 | 第46页 |
·演奏曲目的声音特征及乐队配置 | 第46-49页 |
·蝙蝠序曲、闲聊波尔卡、狩猎波尔卡 | 第46-47页 |
·法兰多拉舞曲 | 第47-48页 |
·电影《加勒比海盗》主题音乐 | 第48页 |
·柴可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 第四乐章 | 第48-49页 |
·现场实录 | 第49-51页 |
·拾音 | 第49-50页 |
·声音的合成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