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参数核估计理论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引言 | 第14-16页 |
§1.2 半参数平差模型 | 第16-17页 |
§1.3 半参数核估计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半参数核估计方法 | 第20-33页 |
§2.1 核估计理论 | 第20-22页 |
·核估计的定义 | 第20-21页 |
·核函数 | 第21-22页 |
§2.2 半参数核估计的方法 | 第22-27页 |
·最小二乘核估计 | 第22-23页 |
·半参数偏核光滑估计 | 第23-24页 |
·半参数偏残差核估计 | 第24-25页 |
·半参数近邻核估计 | 第25-26页 |
·半参数Nadaraya-Watson核估计 | 第26-27页 |
§2.3 算例 | 第27-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半参数核估计的统计性质及其窗宽参数的选取 | 第33-59页 |
§3.1 半参数核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 第33-46页 |
·参数和非参数分量的期望 | 第33-36页 |
·参数和非参数分量的偏差 | 第36-37页 |
·参数和非参数分量的方差 | 第37-42页 |
·均方误差 | 第42-46页 |
§3.2 半参数核估计窗宽参数的选取 | 第46-50页 |
·最小均方误差法 | 第47页 |
·最小积分均方误差法 | 第47-48页 |
·最小积分平方误差法 | 第48页 |
·CV法和GCV法 | 第48-49页 |
·其他窗宽参数h的选择方法 | 第49-50页 |
§3.3 半参数核估计的精度评定 | 第50-53页 |
·半参数最小二乘核估计 | 第50-51页 |
·半参数偏核光滑估计 | 第51页 |
·半参数偏残差核估计 | 第51-52页 |
·半参数近邻核估计 | 第52-53页 |
·半参数N-W核估计 | 第53页 |
§3.4 最小二乘核估计和偏核光滑估计的适用范围 | 第53-55页 |
§3.5 模拟算例 | 第55-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半参数核估计理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59-69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59-60页 |
§4.2 数据准备 | 第60-61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61-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本文不足及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