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我国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探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言第9-10页
一、 公民环境权的概述第10-23页
 (一) 公民环境权的提出第10-11页
 (二) 公民环境权的概念第11-13页
 (三)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第13-15页
 (四) 公民环境权的性质第15-18页
  1. 人权说第15-16页
  2. 人格权说第16页
  3. 财产权说第16-17页
  4. 反射利益说第17-18页
 (五)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意义第18-23页
  1. 公民环境权入宪有助于环境保护第18-19页
  2. 公民环境权入宪有助于现行宪法的完善第19-20页
  3. 公民环境权入宪有助于国家宪政的实现第20-21页
  4. 公民环境权入宪有助于环境法的完善第21页
  5. 公民环境权入宪有助于宪法诉权的实现第21-23页
二、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基础第23-32页
 (一)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理论基础第23-27页
  1. 人权理论第23-24页
  2. 基本权利理论第24-25页
  3. 环境公共信托理论第25-27页
 (二)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实践基础第27-29页
 (三)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现实基础第29-32页
  1. 宪法和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规定第29-30页
  2. 国家政策的内容第30-32页
三、 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方式第32-35页
 (一)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第32页
 (二) 权利与义务相错位第32-33页
 (三)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第33-35页
四、 公民环境权入宪后的法律保障第35-41页
 (一) 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具体环境权第35-36页
 (二) 完善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障制度第36-38页
  1. 制定宪法诉讼制度第36页
  2. 扩大环境诉讼受案范围第36-37页
  3.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第37-38页
 (三) 加强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第38页
 (四) 加强环境保护中司法保护第38-39页
 (五) 保障公民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炭纤维改性及对As(Ⅴ)的吸附研究
下一篇: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