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分布式电源的介绍及其数学模型 | 第11-21页 |
| ·风力发电及其数学模型 | 第11-16页 |
| ·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组的结构 | 第11-12页 |
| ·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 ·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组的结构及原理 | 第14-15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 ·光伏发电系统 | 第16-17页 |
| ·微型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及其控制方式 | 第21-30页 |
|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方式 | 第21页 |
| ·线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方式 | 第21-23页 |
|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保护动作之前退出运行 | 第21页 |
|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保护动作之后退出运行 | 第21-23页 |
| ·允许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 | 第23页 |
|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方式 | 第23-24页 |
|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典型控制方式 | 第24-28页 |
| ·恒功率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 ·逆变器的恒功率控制(PQ 控制) | 第25-28页 |
| ·分布式电源模型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30-54页 |
| ·三段式电流保护 | 第30-34页 |
|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段) | 第30-31页 |
|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电流段) | 第31-32页 |
|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 段) | 第32-34页 |
| ·配电线路的不同位置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公式推导分析 | 第34-38页 |
| ·DG 接入点的上游线路 f_1点发生短路故障 | 第35页 |
| ·DG 接入点的下游线路f_2点发生短路故障 | 第35-37页 |
| ·相邻支路上f_3点发生短路故障 | 第37-38页 |
| ·典型 10KV配电网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 第38-43页 |
|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43-53页 |
| ·恒功率控制的分布式电源 MATLAB 仿真模型 | 第43-46页 |
| ·DG 接入点上游线路f_1点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 ·DG 接入点下游线路f_2点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 ·相邻支路f_3点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分析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配电网保护的改进措施 | 第54-64页 |
| ·含分布式电源的线路保护改进措施 | 第54-60页 |
| ·两段式电流保护及原理 | 第55页 |
| ·通信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动作原则 | 第55-57页 |
| ·举例说明线路保护的动作方式 | 第57-60页 |
| ·通信通道的实现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