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插图清单 | 第11-13页 |
表格清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的工程需求 | 第14-15页 |
·静动力特性是结构性能分析的重要部分 | 第15-16页 |
·施工及后评价是实现和检验设计的有效途径 | 第16-17页 |
·论文立题 | 第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静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施工及后评价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工程结构数值分析软件研究现状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静力特性研究 | 第24-39页 |
·变截面斜梁危险截面理论分析 | 第24-28页 |
·变截面斜梁计算简图 | 第24-25页 |
·变截面斜梁最大正应力位置的求解方程 | 第25-26页 |
·变截面斜梁最大剪应力位置的求解方程 | 第26页 |
·变截面斜梁危险截面的确定 | 第26-28页 |
·依据工程实例对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的静力性能分析 | 第28-35页 |
·某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概况与计算判据 | 第28-32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32-33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33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 第33-34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挠度计算 | 第34-35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静力性能数值分析 | 第35-38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有限元建模 | 第35-36页 |
·混凝土斜梁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36-37页 |
·混凝土斜梁静力性能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动力特性研究 | 第39-49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模态分析 | 第39-40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9页 |
·混凝土斜梁的模态分析 | 第39-40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人致振动分析 | 第40-45页 |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人致振动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起立荷载及其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 第41-42页 |
·步行荷载及其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 第42-44页 |
·跳跃荷载及其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 第44-45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竖向地震响应 | 第45-48页 |
·悬挑梁受力特点和竖向地震分析方法 | 第45页 |
·竖向地震时程分析方法的特点和步骤 | 第45-46页 |
·竖向地震作用下某混凝土悬挑梁反应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施工技术研究 | 第49-58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施工关键技术 | 第49-52页 |
·模板工程 | 第49-50页 |
·钢筋工程 | 第50-51页 |
·混凝土工程 | 第51-52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支撑体系卸载分析 | 第52-54页 |
·临时支撑体系卸载原则 | 第52页 |
·大悬挑变截面混凝土斜梁支撑体系卸载模型 | 第52-53页 |
·混凝土悬挑斜梁临时支撑体系卸载顺序确定 | 第53-54页 |
·基于施工后悬挑斜梁线形检测的模型修正与应用 | 第54-57页 |
·竣工阶段悬挑斜梁线形检测 | 第54页 |
·基于悬挑斜梁线形检测的模型修正 | 第54-56页 |
·模型修正前后人致跳跃荷载振动响应比较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