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结构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16-20页
   ·区域经济基本理论第16-17页
     ·古典区位论第16页
     ·不平衡发展理论第16-17页
     ·增长极理论第17页
     ·中心—外围理论第17页
   ·国际经济合作基本理论第17-19页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类型第18页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方式第18页
     ·国际经济合作意义第18-19页
   ·国际合作示范区理论界定第19-20页
第三章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现状第20-33页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背景介绍第20页
   ·自然资源第20-21页
     ·矿产资源第20-21页
     ·森林和水资源第21页
     ·境外自然资源第21页
   ·珲春市口岸情况第21-22页
   ·珲春周边国家主要港口情况第22-23页
     ·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基本情况第22页
     ·朝鲜罗津港基本情况第22-23页
     ·韩国束草港基本情况第23页
   ·珲春航线情况介绍第23-25页
     ·环春—扎鲁比诺—束草航线第23页
     ·珲春—扎鲁比诺—新泻—束草航线第23-24页
     ·珲春—扎鲁比诺—新泻航线第24页
     ·环春—扎鲁比诺—釜山陆海联运航线第24页
     ·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第24-25页
   ·珲春市经济发展现状第25-29页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第25-26页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26-27页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第27页
     ·对外贸易发展较快第27-28页
     ·外商直接投资第28-29页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第29-33页
     ·国际性能源矿产基地第29-30页
     ·现代化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第30-31页
     ·图们江地区国际物流基地第31页
     ·而向东北亚的跨国旅游基地第31-33页
第四章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分析第33-38页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第33-34页
     ·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第33页
     ·周边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第33页
     ·相邻地区竞争压力较大第33-34页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第34-36页
     ·对外通道“通而不畅”第34页
     ·土地资源的制约第34-35页
     ·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第35页
     ·区域经济外向型不强第35页
     ·资金和人才短缺第35-36页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优势分析第36-38页
     ·通道建设提供发展动力第36页
     ·国家和吉林省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36-37页
     ·国际合作口趋紧密第37页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逐渐增多第37-38页
第五章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对策第38-43页
   ·开放合作策略第38-40页
     ·推进建立东北亚地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第38页
     ·加强通道建设第38-40页
   ·融资平台建设策略第40页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政策引导第40页
     ·探索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第40页
     ·发挥平台杠杆进行债权间接融资第40页
   ·工业园区建设策略第40-41页
   ·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贸易对延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和龙市县域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