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词与初期白话诗歌的共舞--以胡适的诗词活动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5页
上编: 从胡适的词学研究看白话诗歌理论的产生第15-47页
 1 胡适的词学研究之路第15-25页
   ·词学活动的萌芽(1906—1915年)第16-17页
   ·词学研究的开端与深入(1915—1921年)第17-20页
   ·词学观念的成熟(1921—1927年)第20-22页
   ·词学活动的趋于平静(1927年后)第22-23页
   ·小结第23-25页
 2 胡适的词学思想第25-37页
   ·词的起源、本质与地位第25-29页
     ·词的起源第25-26页
     ·词的本质第26-27页
     ·词的历史地位第27-29页
   ·词的发展历史第29-31页
   ·词的鉴赏与批评第31-36页
   ·小结第36-37页
 3 词与胡适的白话诗歌主张第37-47页
   ·以词誓诗第37-43页
     ·最初的誓言第37-39页
     ·反复的修改第39-42页
     ·以词宣誓的原因分析第42-43页
   ·以旧词之道探新诗之路第43-46页
   ·小结第46-47页
下篇: 胡适的词化新诗第47-89页
 4 胡适的词化新诗举例第47-64页
   ·《一念》第47-49页
   ·《鸽子》、《新婚杂诗》(二)第49-51页
   ·《新婚杂诗》(三)、《四月二十五夜》第51-53页
   ·《奔丧到家》第53-55页
   ·《送叔永回四川》第55-57页
   ·《我们三个朋友》第57-58页
   ·《小诗》、《景不徒篇》、《梦与诗》等第58-62页
   ·小结第62-64页
 5 词化新诗中的"词"第64-74页
   ·词化句式——词化新诗的判断依据第64-68页
     ·词化句式的判断第64-66页
     ·词化句式的声情之美第66-68页
   ·词调谱式——词化新诗的构建骨架第68-74页
     ·词调谱式的判断第68-69页
     ·词调谱式的构诗方式第69-70页
     ·词调谱式的声情之美第70-74页
 6 胡适词化新诗的特征第74-80页
   ·外在形式上的新旧杂糅第74-76页
   ·情韵风格上的新旧杂陈第76-79页
   ·小结第79-80页
 7 词化新诗的命运变迁第80-89页
   ·必要的过渡第80-81页
   ·镣铐与鬼影第81-84页
   ·新诗发展的新路第84-88页
   ·小结第88-89页
结语: 以词入诗的可能与必然第89-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意识形态下的话语转换--建国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知识谱系
下一篇:郭沫若“女神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