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的搭建与应用验证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图目录 | 第9-11页 |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8页 |
| ·工作简介 | 第14-15页 |
| ·设计难点 | 第15-16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心电图学基础 | 第18-26页 |
| ·心电信号的产生机制 | 第18页 |
| ·心电信号标准 12 导联系统 | 第18-20页 |
| ·心电信号的特征 | 第20-23页 |
| ·时域波形 | 第21-22页 |
| ·频域特征 | 第22-23页 |
| ·心电信号的干扰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心电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 第26-38页 |
| ·心电信号处理算法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 ·信号处理相关技术 | 第26-27页 |
| ·数字滤波常见方法 | 第27-28页 |
| ·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结构 | 第28-34页 |
| ·串行 FIR 滤波器 | 第28-29页 |
| ·全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29-31页 |
| ·基于直接型结构的全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29-30页 |
| ·基于转置型结构的全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30页 |
| ·基于脉动结构的全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30-31页 |
| ·半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31-32页 |
| ·基于移位寄存器的半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31-32页 |
| ·基于多片单口 RAM 的半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32页 |
| ·基于单片单口 RAM 的半并行 FIR 滤波器 | 第32页 |
| ·分布式 FIR 滤波器 | 第32-34页 |
| ·串行分布式 FIR 滤波器 | 第33页 |
| ·全并行分布式 FIR 滤波器 | 第33-34页 |
| ·半并行分布式 FIR 滤波器 | 第34页 |
|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算法验证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硬件 | 第38-46页 |
| ·总体结构 | 第38-39页 |
| ·方案选择 | 第39-40页 |
|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第40-45页 |
| ·导联系统 | 第40页 |
| ·预处理电路 | 第40-41页 |
| ·A/D 转换电路 | 第41-42页 |
| ·嵌入式微控制器 | 第42-43页 |
| ·数字信号协处理器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软件 | 第46-58页 |
| ·系统控制部分 | 第46-54页 |
| ·开发环境简介 | 第46-47页 |
| ·系统控制流程 | 第47-54页 |
| ·微控制器初始化 | 第48-49页 |
| ·A/D 转换器初始化 | 第49-51页 |
| ·数字信号协处理器初始化 | 第51-52页 |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52-53页 |
| ·微控制器与数字信号协处理器数据传输 | 第53-54页 |
| ·信号处理部分 | 第54-56页 |
| ·开发环境简介 | 第54-55页 |
| ·信号处理部分工作流程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应用验证 | 第58-70页 |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8-60页 |
| ·采集功能测试 | 第58-59页 |
| ·系统联合测试 | 第59-60页 |
|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0-68页 |
| ·测试环境与测试系统 | 第60-62页 |
| ·测试指标与测试结果 | 第62-68页 |
| ·灵敏度 | 第62-63页 |
| ·时间常数 | 第63页 |
| ·基线漂移 | 第63-64页 |
| ·输入阻抗 | 第64页 |
| ·定标电压 | 第64-65页 |
| ·工频去除 | 第65页 |
| ·幅频特性 | 第65-66页 |
| ·极化电压 | 第66-67页 |
| ·噪声电平 | 第67页 |
| ·共模抑制比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