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非洲稻质源CMS的遗传特异性及其AFLP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21页
 1 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第10-14页
   ·水稻CMS的发现与研究第10-11页
   ·水稻CMS的分类第11-13页
   ·线粒体DNA与水稻CMS第13-14页
 2 新质源CMS的研究利用第14-16页
   ·研究利用新遗传类型CMS的意义第14-15页
   ·非洲稻质源CMS研究第15-16页
 3 AFLP分子标记技术第16-19页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方法第16-17页
   ·AFLP基本原理第17-18页
   ·AFLP标记特点与运用第18-19页
 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31页
 1 非洲稻细胞质不育性遗传特异性研究第21-23页
   ·杂交亲本配组第21-22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2-23页
   ·数据处理第23页
 2 非洲稻CMS的AFLP分析第23-31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第23-26页
     ·材料第23页
     ·试剂第23-24页
     ·主要缓冲液配方第24-2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31页
     ·用CTAB法提取g-DNA第26-27页
     ·DNA质量检测第27页
     ·AFLP反应第27-29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9-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47页
 1 遗传特异性研究第31-36页
   ·同核异质CMS及其杂交一代的生育期第31页
   ·7对同核异质CMS及其杂交一代的育性表现第31-32页
   ·同核异质CMS材料的农艺性状第32-33页
   ·同核异质CMS材料的部分异交性状第33-36页
 2 AFLP分析结果第36-47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第36-37页
   ·EcoRⅠ/MseⅠ双酶切效果第37-38页
   ·预扩增产物琼脂糖电泳检测第38-39页
   ·AFLP引物筛选结果第39-40页
   ·差异分析第40-47页
     ·差异片段引物组合EcoR Ⅰ-CT/Mse Ⅰ-CAG第41-42页
     ·差异片段引物组合EcoR Ⅰ-AC/Mse Ⅰ-ACG第42-43页
     ·差异片段引物组合EcoR Ⅰ-AG/Mse Ⅰ-CCT第43-44页
     ·特异片段引物组合EcoR Ⅰ-TCC/Mse Ⅰ-TCC第44-45页
     ·特异片段引物组合EcoR Ⅰ-CG/Mse Ⅰ-TCC第45-46页
     ·特异片段引物组合EcoR Ⅰ-GC/Mse Ⅰ-CCT第46-47页
讨论第47-51页
 1. 新细胞质源的研究利用第47页
 2 影响AFLP反应的因素第47-49页
 3 水稻线粒体DNA研究的必要性第49页
 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49-50页
 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建议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选择回交导入系抗旱遗传研究
下一篇:水稻恢复系镇恢084和宜恢9号的螟虫抗性改良研究